三百七十五 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三百七十五 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第2/3页)

宏的身子瘫软在地上,长叹一声。

    “玄德啊,玄德啊,为什么只有一个玄德啊!”

    这个刘宏已经纠结了无数次的问题,张让也没有回答的办法。

    刘焉拜见刘宏请立州牧解决问题的消息很快传播了出去,很多朝臣都听说了这件事情,为此议论纷纷。

    侍中董扶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果断决定拜访刘焉。

    刘焉听说董扶要来拜访他,连忙亲自出门相迎。

    作为宗室子弟,九卿之位,刘焉在官位上要比董扶高,但是董扶来访,他必须要亲自出迎,还要摆低姿态。

    原因很简单,董扶是天下名士,而且今年已经八十岁了。

    在这个尊老爱幼的国度里,还是这个人均寿命极低的时代,能活到八十岁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了,更别说这个活到八十岁的人还是个名满天下的经学家、谶纬学家。

    他是益州本地人,因为活得很长,养望养到了世人难以企及的地步,前后十次拒绝朝廷征召,直到人生暮年才应了朝廷的征召,出川做官。

    就算刘宏在他面前都要客客气气的。

    他本人因为经学有名气,又因为谶纬学名声大噪,跟随他学习的弟子极多。

    现代人很难理解谶纬之说为什么在那个时候那么有市场,一句迷迷糊糊的『代汉者当涂高也』就能惹得全天下侧目不已,甚至于开国皇帝刘秀都要亲自维护谶纬学说的地位。

    上有所好,下面的人自然会跟从。

    更别说刘秀对谶言相信到了不相信谶言的大臣都要被贬斥的地步,颇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架势。

    开国皇帝都那么相信了,谶纬学在东汉自然大行其道。

    一大批以谶纬学立身的望气术士应运而生,种种谶言搅和的东汉王朝是死了都不安宁,也让后世为之争论不休。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这些东西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对今人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对古人来说,谶言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

    所以董扶来访,刘焉非常高兴,

    小心翼翼的扶着董扶坐下来,刘焉又赶快让人倒水给董扶,等董扶喝了一口水,刘焉才小心翼翼地询问董扶的来意。

    “您此来,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听说君朗向皇帝陛下建议恢复州牧制度了?”

    董扶不开口直言,反而是问了和刘焉有关的事情。

    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