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零五 西园真传内门弟子

    五百零五 西园真传内门弟子 (第2/3页)

简朴的,就参考当年西园卖官的方式,明码标价,一口价,不议价。

    张让和十常侍玩的比较花,正常标价之外,还玩价高者得的戏码,讲究一个价格应该由市场来决定,不能随便拍脑瓜,在销售这一块,领先世界一千年。

    董重也差不多,听说张让和十常侍搞价高者得的戏码之后,也很快学习了他们的先进经验,把卖官鬻爵搞得和拍卖会一样热闹。

    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他们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村都有各村的高招。

    从刘协登基的第二天起,他们就陆续开始了卖官鬻爵,还是公开的,因此惹得城中士人非常不满。

    唯一不公开买卖的刘备却又对这些资源比较看重,选人非常严格,讲究一个真才实学,这就让一些试图浑水摸鱼的家伙们没了道路。

    又不想花钱,又拿不出真才实学,眼看着雒阳城内的新秩序与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很是担忧。

    但是与具备门路途径的古文学派士人比起来,今文学派的士人就没什么优势了。

    新的形势下,他们发现尽管他们想要谋取那些空缺下来的职位,但是空缺的职位的支配权力并不受他们的影响,而在之前被确立的四辅臣手上。

    想要获取这些权力和职位,就要通过四辅臣的途径,没有这个途径,他们得不到关键的职位。

    三公不在掌握之中,九卿只有一个太常黄琬算是今文学派的人,还不能涉及到人事权力,大将军就更不用说了。

    要他们跟随宦官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放弃权力也不可能,思来想去,他们发现自己只剩下最后一条道路了。

    董重。

    开府的骠骑将军,董重。

    他们没有别的选择,虽然董重此前也不在他们的眼中,但是此时此刻,董重成为了他们的唯一选择。

    于是以桓典和张喜为首,今文学派的官员们开始寻求和董重接触的途径,哪怕花点钱也在所不惜。

    刘备探知了这个消息,通过张让的途径。

    不过他想了想,没有阻止这一趋势。

    除了军队和亲信们的安排之外,刘备还对雒阳城内那些比较支持他的人进行了政治资源的投注,算是对他们曾经投资自己的一些感恩回馈。

    比如一直都在投资他的马日磾、服虔和蔡邕,他们的职位就被提升了,从议郎、侍中提升到了更高的职位。

    服虔和蔡邕升任为太中大夫,马日磾升任为御史中丞。

    另外,他新开的大将军府也广招贤能之士,在雒阳群贤之中,精挑细选了一些不那么拉跨的拉拢进来,算是对得起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