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一十四 大家通通都是他的应梦贤臣

    五百一十四 大家通通都是他的应梦贤臣 (第2/3页)

的家伙们越来越多之后,这个传统就真的深入人心,进入到这支军队的骨髓里了。

    说到底,谁不想活着呢?

    听了这个故事之后,张郃也深有感触,想到之前自己带兵打仗的时候那种不管不顾只要军功的做法,开始觉得有些不妥了。

    而对于没有军旅经验的赵云来说,刘备军中的种种特殊存在也让他颇为感慨。

    不过最让他感慨的,还是刘备军队里浓厚的学习氛围。

    读书习字有多艰难,赵云是明白的,对于没有门路的人来说,就算有钱,都找不到学习的门路,没人愿意教。

    正常人能学会读写,就已经是一等一的文化人了,走在了绝大部分人的面前了,想要学更多的东西,那是痴心妄想。

    你都学会了,我还怎么拿捏你?

    但是在刘备的军营里,哪怕一个最低级的大头兵都是要学习读写的,每天除了日常体能锻炼和技战术演练之外,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学习读写。

    士兵们学习读写,然后从基层军官开始,除了读写,还要接触兵法。

    赵云因为没有什么经验,所以以大将军掾的身份到军队里也只是担任什长的职位,他原本以为这个职位不会有什么东西,但是没想到,哪怕是底下的什长,都要从《练兵操典》这本基础军事读物开始学习兵法。

    根据传授他们学识的军中教员所说,这本《练兵操典》是刘备根据多年行军打仗的经验所亲自编纂的军事读物,一应内容不仅有理论,还有实际案例支撑,是刘备建立军队的基础。

    从最基层的军官什长开始,基层军官就要学习《练兵操典》,掌握最基础的行军、指挥、练兵相关的知识。

    等到了军侯级别,就会接触到更高一个层次的兵法相关教材,学习更加深入的带兵知识。

    教员们还说了,每一次职位升迁,不单单需要军功斩获作为依仗,也需要参加升迁考试,只有通过升迁考试才能正式提升职位,且越往上,升迁考试就越是艰难,越需要下大功夫琢磨兵法。

    因为刘备认为文武双全才是合格的军将,如果不能达到通过升迁考试的标准,就只能证明此人能力不够,天赋不够,不能把更多的士兵托付给他,斩获再高也不行。

    赵云对此非常感慨。

    他阅读了一下《练兵操典》,发现里头真的有很多实用技能,都是他过去无法接触到但是真的很有意义的东西,在军队里学习数日之后,他便觉得自己对军事有了全然不同的看法。

    过去,他靠着自身勇武,在郡中都小有名气,一身武勇打遍十里八乡,就是没有对手,连他的兄长都不是他的对手,骑术和射术都相当精通,他觉得自己一定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但是现在他意识到了,凭自己走野路子掌握的那些东西,是行不通的。

    打打群架还可以,与有活力的社会团体争锋还算凑合,但是和专业军队对抗,死的一定是自己,双方差距太大了,《练兵操典》里小到了士兵挖炉灶和挖旱厕的内容都有,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