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八 他们觉得自己参透了玄机

    五百八十八 他们觉得自己参透了玄机 (第2/3页)

事情被小天子刘协用稚嫩的声音宣布“准”之后,朝堂上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的意见。

    不管是中立派,还是今文学派,都没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

    因为他们已经发现刘备这一次自己个儿没得到什么实际的东西,官职也好,爵位也好,都没有实质上的提升。

    当然他也很难获得实际上的提升。

    但是还真别说,他身边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凡是为战争做出贡献的,都成为功臣,都是“有功必赏”了。

    升职的,封赏爵位的,增加食邑的,连一群做后勤工作的都直接做了都亭侯,那叫一个雨露均沾谁也不落下。

    用朝廷的封赏做他刘备自己的人情,这可比他自己获得多少赏赐要来的划算。

    没有人会觉得这件事情应刘备而起,是刘备在将功折罪,大家只会认为刘备把自己的功劳都分给了大家伙儿,让大家伙儿飞黄腾达,他自己做那个默默无名的幕后之人。

    那还不得感动死?

    这还不算,刘备已经做出了明确的政治表态,要清算袁氏集团的所有人,这之后又能空缺出多少的政治资源,也不好说。

    但是绝对能让跟随刘备、为刘备建功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再一次吃个满嘴流油幸福满满。

    刘备集团的内部和谐程度和势力之庞大又一次得到了大大的发展。

    董重就觉得自己参透了这里头的玄机。

    桓典也觉得自己参透了这里头的玄机。

    这是一次战前动员,利用朝廷的封赏做战前动员,让所有站在刘备这边的人都得到一些封赏,激励士气,凝聚人心,然后……

    对今文学派发起总攻!

    接着再来一波事后分赃。

    刘备集团吃得满嘴流油膘肥体壮,而今文学派,将成为刘备集团发展壮大的绝佳养分!

    何等凶残的举措!

    桓典内心对此忌惮不已,绝望的情绪进一步笼罩在心头。

    他知道,如果不做点什么的话,刘备完成这一波整合工作之后,必然会亲自指挥对今文学派的全面进攻,届时,以刘备搞事情的能力,今文学派将没有丝毫还手的能力。

    今文学派的覆灭已经近在眼前。

    桓典扭头看了看站在不远处的张喜,发现张喜也在看着他。

    两人对视片刻,默契地移开了视线。

    朝堂上的盛况继续,很多人都得到了赐封,很多人都得到了应该得到的东西,大将军刘备的威势一时无两。

    这一日的封赏结束之后,刘备在离开皇宫的过程中就得到了很多官员的感谢,他们三三两两上前向刘备表示感谢,就算是一些长辈官员也表示感谢,并没有拘泥于辈份。

    像是蔡邕和服虔就前来向刘备表示感谢,不过也有些担心,担心他们做不好郡守这个职位,刘备则勉励他们,让他们放手去做,积累经验。

    想要升迁到九卿高位,没有外放郡守或者刺史的经历,本身又不是什么阀阅高门出身,可不太能服众哦。

    这话说的就很有意思了,蔡邕和服虔似乎听出了什么别样的意思,更加激动了。

    一大群人围绕着刘备表示谢意,刘备好不容易应付走了他们,喘了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