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九十二 敬鬼神而远之

    五百九十二 敬鬼神而远之 (第2/3页)

怎么能是一个人的恶行可以决定的?出了事情,去调查清楚,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然后追究有司,这就可以了。”

    对于刘备的这一看法,古文学派的大佬们面面相觑,然后一起看向了卢植。

    他们现在不敢反抗刘备的意愿,但是明显意识到刘备的这一想法和现实主流大为不同。

    荀子的学术思想长期以来都是被儒家学派主流边缘化的。

    因为他出身于儒门分裂之后的子夏学派即西河学派,虽然他本身也看不惯子夏,但是在整体行事风格和思想方面,他就是一个妥妥的子夏学派传人,并且亲手开启了法家学派的辉煌,典型的口嫌体正直。

    当时那个时代,大家都在搞唯心,只有你要搞唯物,不边缘你,边缘谁呢?

    统治者需要有人为他解释为什么他是统治者,以及进一步解决为什么只有他和他的后人可以是统治者,这是命题作文,而最好的破题方向,就是神秘学,搞迷信。

    搞唯物,统治者就没法儿搞稳定的家天下传承,无法解释为什么自己的家族能代代统治,除非代代后人都牛逼哄哄。

    而现在,刘备的思想居然直接指向了荀子,甚至隐隐约约还有向法家靠拢的趋势,这能够解决前一个问题,却解决不了后一个问题。

    这种情况可不是很美妙啊。

    于是卢植咳了几声,看向了刘备。

    “玄德啊,不是说你这个建议不好,只是,就当前来看,如果我们采取这样的策略,且不说朝堂上能否得到认同,世人又会怎么看待古文学派呢?吾等乃孔子门徒,不是荀子门徒啊。”

    “老师,我当然知道。”

    刘备笑道:“但是吾等既然取代了今文学派,总要做点和今文学派不一样的事情,否则,和今文学派有什么区别?如果没有改变,一切照搬,一百年后,还会有一个新的古文学派诞生,把我们取而代之的。”

    这……

    大家面面相觑,看着面带笑意的刘备,谁都说不出话来。

    说穿了,他们真正想做的,就是成为【今文学派】。

    但是刘备却说,还会有新的【古文学派】来取代他们,时间甚至只有一百年。

    这就不能忍了。

    为了学派的利益,为了他们自己家族的利益,他们必须要搞清楚某种意义上能够主导朝廷政策走向的刘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想法。

    尚未前往履职的蔡邕坐在最前头,向刘备提问。

    “玄德,伱想怎么做出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