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二十五 奴隶

    六百二十五 奴隶 (第1/3页)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战斗,并州境内的鲜卑、乌桓、匈奴势力被汉军打得土崩瓦解。

    基本上不是死了就是被俘虏了,或者有些消息灵通的还逃跑了,但是不管怎么说,并州已经基本上回到了汉帝国的管辖范围之内。

    那些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内被他们缓缓侵蚀、占据的领土也全面回到了汉军的控制之中,关羽和牵招甚至还一起游览了年久失修的长城,在长城边上祭祀古代战士,聊表心意。

    刘备不再担心战事,把战争扫尾工作交给大将军府来处理,他开始和满宠对接,与他商议接下来的并州恢复治理计划。

    战争是手段,统治才是目的。

    并州虽然光复了,但是长久以来汉帝国政府缺位的状态,也让并州内部出现大大小小的类割据势力,他们一个个都有各自的武装,有各自的武器粮食等物资的生产线和生产能力。

    他们可不是什么良民。

    这是一个问题。

    而更加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战俘的处理和破败的城墙、道路、桥梁等等基础建设的修缮,还有荒废土地的重新开垦等问题。

    于是刘备和满宠一起商量了一个章程。

    首先针对那些被俘获的鲜卑、乌桓、匈奴等口众,就按照一直以来的惯例处理。

    生育适龄妇女编入并州户籍,准备用来增加人口。

    掌握特殊技能的匠人、牧人也挑选出来,收归己用,白嫖三年,打磨他们的野性,然后编入户籍,成为汉人。

    其余没有任何技能的人就打为官奴,为并州的建设恢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并州荒废治理的这些年,各地的基础设施、城墙、道路、桥梁等等简直损毁的不成样子,若要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少说也要大半年的时间和大量资源的投入才行,就这样,还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执行。

    并州汉人不多,能进行农业生产的更少,所以有限的农业人口都要用来恢复农业生产,那些被俘获的家伙们就是最好的工用劳动力来源。

    他们的数量要是不够,刘备还打算从幽州调运一批到并州帮忙。

    幽并不分家嘛!

    一边做工,一边恢复农业生产,这对并州官府的行政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对满宠这个半路出家的州刺史的要求更高。

    满宠需要爆肝了。

    然后便是并州汉人的问题。

    过去,朝廷缺位的时候,并州沦陷地区的汉人要么和凉州一样在各大豪强宗族的庇护下求生,要么就成为了四处游荡的武装集团,甚少有那种常规意义上的顺民、自耕农。

    有治理的人口基本上只在太原郡、上党郡和西河郡的一部分存在,其他地区的人们为了生存,地方经济都已经是庄园化、碎片式的发展状态了,想要恢复到过去那种编户齐民的生产状态,难度是很大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当地的豪强大族,他们在汉军进攻并州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战后,他们的存在却成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