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五十三 他早晚是刘备嘴里的一块肉

    六百五十三 他早晚是刘备嘴里的一块肉 (第2/3页)

门校尉系统和宫城卫士系统,其实也是一个岌岌可危的状态。

    董重慑于刘备的威势,恐惧刘备,不敢和刘备正面相对,宫城卫士和城门校尉虽然还在他的亲信的控制之下,但是城门校尉和宫城卫士的工资也是走朝廷财政的账目,不是董重个人给予。

    说到底,这两个部分的军队和军官属于汉帝国正规编制,跟随董重多是因为他骠骑将军的身份和地位,以及职责所在,真要说忠诚,倒也没那么忠诚,吃谁的饭,拿谁的钱,大家心里门儿清。

    在董重的开府之权实质上冻结的如今,他对于城门校尉、宫城卫士系统到底还有几分控制权,是很不好说的。

    反正就刘备本人来看,从他的大将军府到刘协、董太后寝宫这一路上所遇到的所有城门校尉、宫城卫士系统内的大小军官乃至于一些士兵,刘备都已经很熟悉了。

    其中一些人刘备甚至叫得出名字。

    平时遇到了,他们也会恭敬的向刘备行礼,刘备偶尔带了些什么好东西入宫,也会分给这些看管宫城重地的家伙们一些,大家混得很熟,很融洽,完全不像是两个指挥系统内的人。

    雒阳城之外不属于刘备指挥的有建制的正规军,也就剩下两支,一支是青州牧刘虞麾下的青州军,两三万人,规模尚可,战斗力也还可以。

    不过刘虞本人并没有争霸的野心,他是个传统的老官僚,对政治地位更加热衷,也更加爱惜羽毛,只要是以雒阳朝廷名义下达的命令,他就没有不遵守的。

    所以他的军队刘备完全不想插手,没什么意义。

    剩下来一支刘备没有掌控也没有渗透的军队,就是正在徐州征战的董卓的那五千旧部和处在董卓指挥下的徐州杂役兵转变而来的徐州官军。

    算是有那么一点点的问题吧,因为董卓还是比较在乎自己的政治地位与军事指挥权的,此前面对朝廷的试探,也是表明态度不想放弃这五千旧部,去哪儿都要带着这五千旧部,一身老封建老军人的行事风格,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但是相对于整个天下的状态来看,董卓的这五千人已经翻不起什么大风浪了,和朝廷之间的实力对比也是完全失衡的状态。

    不管董卓听不听话,他早晚是刘备嘴里的一块肉。

    工程事务上也差不多。

    东汉帝国主要负责工程事务的太仆、执金吾等人不是在刘备的控制下,就是在张让的控制下,张让一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