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五十五 刘备的名声太好了
六百五十五 刘备的名声太好了 (第2/3页)
,将之撕扯的稀烂,然后堂而皇之的任命自己的人掌控这四个郡国。
这四个郡国成为刘备在中原四州扬权的象征,是他的权力桥头堡,这四个郡国完全遵循了刘备在凉州定下的政策,执行的都是凉州新政,不仅在当地有官员,还堂而皇之的有一个营的驻军。
有钱,有人,有兵马,刘备的权势靠着这四个郡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中原四州传统意义上的主人翁们则死伤惨重、损失惨重。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而且清算今文学派之后,刘备也没有进一步搞扩大化,而是及时收手,控制住了局势,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复苏,所以中原四州的大局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而且刘备麾下的诸多人才也有相当一部分出身中原四州,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备还是和中原四州有所关联的。
正是因为这诸多的考量,刘备才没有在第一时间推动对中原四州的限奴令。
但是眼下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完成了限奴令,限奴令的推动已经成为国家共识,这个时候不继续推动,就是政治不正确的事情了。
所以随着刘备的限奴令下达,汝南郡、沛国、济阴国和琅琊国四郡国首先就对内部展开了严格的限奴令推动。
荀彧主政的汝南郡的推动最为彻底,也是因为汝南郡被刘备掌控的最深入,当地拥有奴隶的家族数量也不多,势力微小,根本不是官府的对手,面对高顺的汝南营兵,他们果断认怂。
不认怂又能怎么办?
等着被杀?
限奴令推行两年了,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那些不顺从的人是个什么下场他们也都听说了,遇到刘备这种军事强人,他们是又生气又无奈又惊恐,很怕被刘备针对,被杀死。
为了活命,舍弃掉奴隶也不是什么不能去做的事情,只要能活下来,什么都行。
汝南郡于是创下了限奴令推动以来的一个记录——一个抵抗的家族都没有,全员认怂,交出了自家超出数目的奴隶,任由官府检查。
而在其余三个郡国,则稍微有些阻碍势力,还是有头铁的不愿意交出奴隶,公开和官府对着干,或者私藏奴隶,用尽一切手段逃避,最后落得个全族被诛灭的下场。
对这些本身也没什么社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