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七十一 将军钱

    六百七十一 将军钱 (第2/3页)

    这种情况自然是不健康的,也是不能满足刘备需求的,对于征收赋税也相当困难,征收货币当然轻松一些,但是货币价值不一,征收实物稳妥一些,但是对基层行政能力要求太高,计算太繁琐,刘备忙不过来。

    面对这种经济局势,刘备采取的应对方法就是自己铸钱。

    刘备利用夺取的铜和掌控的铜矿,自己铸造起了通行的五铢钱,最开始在地方上一般称之为凉州钱。

    其含铜量按照百分之八十五来配备,基本上是古代铸币的最高峰,也是颇具信誉度的铜含量。

    光是自己铸钱还不够,只是自己铸造优质货币,也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现象,会让凉州钱成为藏品,让刘备损失惨重,搞了半天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所以刘备就想了一个很好的办法。

    把自己的铸钱和凉州细盐挂钩。

    当时,凉州细盐随着刘备纵横捭阖的手段在凉州全面铺开,在和羌人乃至西域一些地区的贸易中也全面铺开,凉州细盐击败了所有对手,成为了当地唯一通行售卖的食盐,大家只认凉州细盐,不接受其他的盐。

    当然,整个凉州地区也没有其他的食盐还能售卖。

    所以刘备就把这个至关重要的关乎到国计民生的拳头产品和凉州钱挂钩了,使之产生远超任何人想象的信誉度。

    而且,凉州钱还必须要进入流通领域——刘备规定购买凉州细盐只能用凉州官府自铸的凉州钱,其他地方铸币一概不收,也不接受任何以物易物的方式,必须要用凉州钱购买。

    拿蜀锦来都不行,不卖,收且只收凉州钱。

    没有凉州钱?

    可以啊,先拿等价值的货物或者其他地方的钱币按照实际价值去兑换凉州钱,凉州有专门的换钱所,官方配置,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然后换来凉州钱去官方或者一些私人盐铺去购买凉州细盐。

    总而言之,不拿凉州钱,就别想买到食盐吃。

    是人就要吃盐,只这一点,可以保证凉州钱的商业流通。

    而且通过换钱所的渠道,刘备成功收集了数量庞大的地方区域私铸五铢钱,他对这些五铢钱做了一番了解,发现其中不仅有东汉的钱币,还有西汉的钱币,最远的能追溯到汉武帝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