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二十六 天降火雨,你见过吗?

    七百二十六 天降火雨,你见过吗? (第1/3页)

    费栈不是很了解并州的山和地形,听着徐和这样称赞关羽,心里头多少有些忌惮。

    但是多年山大王、土皇帝的成功经验让他认为关羽就算能打,也消灭不了他,并不认为关羽就有多大的本事能把他们那么多年的经营连根拔起。

    在丹阳郡经营那么多年,费栈可以拍着胸脯说没有人比他更懂丹阳。

    这里的山路,这里的资源,这里的水,这里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

    而关羽不懂。

    “并州是并州,扬州是扬州,这里是丹阳,是吾等祖地,他关羽再怎么能打,面对咱们这每一座山必守、每一条山路必然设下埋伏的情况,又能如何呢?

    是,他们兵多能打,但是山路崎岖,他们兵再多,路就那么宽,大军过不来就是过不来,咱们不一样,他们过不来,咱们熟悉山路,咱们能走,等他们在山野之中迷路,咱们就突然杀出去给他们一个好看,这难道不好吗?”

    费栈所说的,徐和倒也不是不认同,因为丹阳郡的地利优势确实很大,很多之前官军多次围剿都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而失败了。

    也正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徐和与司马俱等人决定死守在这里,而不是继续南下奔逃。

    他们也不认为关羽能取得全胜,最坏的情况,是双方在丹阳山区里打成胶着之势,进入对峙状态,开始拼消耗。

    汉军的消耗很难从本地获得补充,几万人的军事消耗太大,本地支撑不起,需要从外地转运,如此一来,军事成本就大大增加了。

    刘备打得起消耗战吗?

    有了一点点底气之后,黄巾军和费栈集团就坚决抵抗这个事情做出决定,绝不投降,绝不认输,坚决抵抗,一直到完全胜利为止。

    关羽虽强,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没有获胜的可能。

    确实如他们所说的,关羽在亲自考察了战地地形之后,对这一战使用之前战术的想法就改变了,他认为丹阳山区并不适合大兵团联合作战,适合小股部队穿插作战。

    但是在不熟悉地形且缺少可靠向导的前提下,贸然化整为零作战是十分危险的行为,很可能造成军队的大量伤亡。

    年轻的小将魏延提出了一些想法。

    “如果大军全部深入山林作战,敌在暗,我在明,殊为不智,但是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将贼人引出山林作战,便也能够发挥我军优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