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三十二 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七百三十二 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2/3页)

快就会有大量的鱼疯狂的涌过来。

    士兵们大为欣喜,直接上手捕捞,一船一船的把河水里的肥硕的鱼给捞出来,带回军营交给老火头们,丰富了年节的菜单。

    刘备军中的火头军从来都是受到欢迎的一群人,大家都知道饭吃得好不好都是他们说了算,所以无论是谁,就算是将军们,对待老火头们也是客客气气的。

    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很有本事的。

    在刘备的军队里,就算是火头军也是有要求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火头军的,做饭不好吃,那就是极大的浪费,是不能做火头军的。

    甚至刘备自己府上的厨子都是从军队里的老火头中选出来的。

    因为刘备掌握厨房前沿知识,所以这些老火头往往都是这个时代的美食先锋,跟着刘备走在所有人前面,最早掌握油炸食品的精髓,最早掌握火锅的精髓,最早掌握炒菜的精髓。

    军队里的士兵们也由此成为烹饪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时代进步的最初享有者。

    照理来说,军粮是全世界最不注重口感的食品种类,只要能吃饱,只要能足量供给,别的都不算什么,甚至于吃饱这个基本点都经常得不到满足。

    不过在刘备军中,吃饱这个基本点很早就被满足了,刘备也很想让士兵们的情绪提高一些,所以在军粮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尽可能的提供给军队更加丰富美味的餐食,让他们吃得舒服。

    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平常时候吃饱是主旋律,在吃好这个点上尽可能地满足,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大战之前,才会有很多式样的菜式。

    而年节就是军队里最不顾及成本制作美食的时候,也是士兵们最幸福最开心的时候。

    距离年节还有三天的时候,士兵们就发现火头军大营那边开始“大兴土木”。

    平时用不着的很多厨具都被搬出来使用,平时见不到的肉类已经被搬出来堆成了一座一座的小山。

    天气严寒,成为了最好的肉类保鲜手段,大自然成为了一座大冰箱,往日里不怎么容易能吃到的鲜肉,在年节的时候也能愉快的吃个爽。

    军队里开始多出了很多欢声笑语,大家似乎完全不在意这里还是战地,敌人随时都有可能来偷袭,只是自顾自的欢乐,准备过节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