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零五 关羽的河道机动流战术

    八百零五 关羽的河道机动流战术 (第3/3页)

   在他看来,这样的构成对于北方作战是没有问题的,甚至有些时候北方的山地作战也能适配,但是到了江南,就应该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作战体系,汉军必须要做出一定的改革。

    所以关羽提出就在江南军区发动改革,建立一套依靠河道和舟船实现快速机动和精确打击的战斗、后勤体系。

    关羽认为,江南之地多河道、沼泽、湿地,地形破碎,土地湿软,气候湿润,若要完全采纳汉军在江北的后勤体系,对于人力、车辆、畜力的要求太大,对于陆路交通的要求也太大。

    所以江南的地理环境并不太适合采用北方的后勤体系。

    汉军若要行动,必须要依靠江南所特有的丰富的河道水系打造一套全新的战斗、后勤体系,以适配江南的作战需求。

    江北之地可以用畜力,江南就该使用舟船之力,充分发挥水系的力量,建立大舟船联合部队,舟船承载的数量和行进速度只要有较好的规划和预案,完全可以达到江北的效果,甚至于超出江北的效果。

    在关羽的构想里,他会走遍江南的水道,绘制完整的江南水系图,然后根据江南水系的流向、水量,制定精密详细的水道改造计划。

    江北可以在重要的行军大道沿线设置军需物资站点,那么江南也可以在水道周边设置行军物资站点。

    江南军区应该集中建筑工程力量建造大量的军用港口,除了少数重要港口,规模不必大,但是数量要足够多,沿着水系道路应该以众多军用港口作为驻军点,驻扎一定的兵力巡防、看守。

    关羽认为,这样做会耗费比较多的军费,但是效果是比较好的。

    江南军区眼下面对的斗争环境是相当复杂的,稍有不慎,就是多线作战,扬州各郡和荆州南部乃至于交州一些地区的叛乱时有发生,这是不争的事实。

    若要按照北方惯例修缮行军道路,且不说耗费更大、时间更长,效果还未必足够,一场大雨,一次山崩,就足以毁掉一条道路。

    到时候,又该如何行军呢?

    时间一长,叛乱更加汹涌,对于平叛军队来说,就是地狱一般的难度。

    江南地区的道路难行和崎岖地势,在之前的平定黄巾作战之中,关羽已经初步体会到了若非猛火油罐真的非常给力,关羽自己都不敢想象那一战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打赢。

    相对而言,利用现成的水系构建一张军用新军后勤体系网络,确保这张水网可以网住整个江南的军事交通要道,那么就足以对江南实行较为严格的军事管控。

    舟船行进的速度到底还是比较快的,就算有多个地方爆发叛乱,只要充分利用水网,就可以实现较为方便的分兵行动,且后勤方面也可以通过水网运输,运输量大、运输速度快、消耗少,是非常理想的状态。

    建安五年年底的时候,关羽就把这个构想提出来了,到贞观元年年初关羽返回雒阳和刘备团聚的时候,抽了个空,和刘备商量了一下这个事情。

    当时刘备很重视这个事情,拉着关羽一起去了枢密院,和枢密院的参谋人员们一起商量这个事情,关羽把自己准备的资料也给带了过去,在会议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服了不少人。

    最后枢密院认为这是一个在短时间内掌控江南的好办法,可以利用遍布江南的水网把江南军区的力量快速投放到多个地区,可以实现对叛逆力量的快速精准打击。

    但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大量舟船、熟悉的港口和水系以及大量熟练操作的水兵。

    与修建道路比起来,这耗费确实要少一些,但是若要建立健全这个体系,恐怕也需要三五年之功,需要大量的军费投入。

    也就是说在当下这个军费投入的比例之中,如果不额外增加,就需要给江南军区倾斜一部分的资源,这对于目前其他几个军区来说,或许是一件比较难接受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