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二十五 第三帝国的中央大食堂

    八百二十五 第三帝国的中央大食堂 (第2/3页)

可以免费吃喝,更重要的是,这中央大食堂的前身,叫做西园。

    西园在第二帝国时期就是大名鼎鼎的存在了,目前在第三帝国服务的官吏们很少有人不知这中央大食堂的前身是干什么的。

    连之前没怎么在雒阳待过的陈群和杨修也知道,这里从前是先帝休闲玩乐之所,耗费巨大建设而成,是一名皇帝的私人休闲娱乐场所。

    这里曾汇聚了天下奇花异草、珍奇猛兽、金银珠宝,异域美人,天下之大,任何珍奇事物都能在这里找到,如果找不到,只能说明,那东西还不够珍奇。

    甚至这里还有一处游泳馆,从前先帝在这里每日玩乐,喝酒,吃肉,与宫女嬉戏,若是热了,就脱掉衣服和宫女一同在游泳池里戏水,赤条条一丝不挂、不着片缕,恍若神仙眷侣,欢乐无边,令人思之便羡慕、神往不已。

    然后先帝死了。

    先帝死后,这里一度空置。

    建安年间,刘备以玩物丧志、耗费奢靡为理由将西园完全封存,里头的珍奇猛兽、奇花异草还有金银珠玉什么的据说都被刘备卖给了京城的达官贵人。

    谁喜欢就来买,价高者得,因为品质奇高,且寓意深远,于是很多达官贵人都追捧不已,私下里向刘备走后门求购,刘备靠着这些东西卖了不少钱,卖来的钱被刘备用在了扩建军队的事情上。

    时人对此事颇有看法,认为刘备不够尊重先帝和皇室,不过后面太皇太后董氏下诏允许刘备这样做,议论也就渐渐平息了。

    后来刘备登基称帝因为觉得西园建筑优越、占地广阔,不利用起来实在是可惜,于是重启西园,把西园打造为了皇宫内的中央大食堂。

    任何在皇宫内办公的官、吏都可以事先在户部登记,领取饭票,来这里吃饭,一日三餐,加一顿夜宵,免费。

    临时来皇宫中办事的人也可以在第一食堂门口的登记处出示自己的官吏凭证和办事凭证,然后领取临时饭票,就可以免费吃一顿饭。

    大家伙儿还听说,不单单是官吏在这里吃饭,除了后宫贵人们和皇太后等人有自己的小厨房,所以不在这里吃饭,连宫中伺候的宫女、宦官都在这里有个单独的食堂,独立于四大食堂之外,经常轮换着过来吃饭。

    而且之后还有人说皇帝刘备也在这里吃饭。

    不过刘备一般是让人带了饭菜去他的书房单独吃,不专门去食堂吃,因为担心大家看到他之后拘谨、吃得不痛快。

    该说不说,皇帝在这里吃饭的事情,大家伙儿都是相信的,且不说这食堂是西园改建来的,逼格相当之高,单说这食堂里的菜式是多么的优厚,人们便觉得皇帝在这里吃也是理所当然的。

    中央大食堂里的这四个分食堂也是有讲究的。

    早餐,它们都是一样的内容,主要起到一个分流人群的效果,食堂提供粥饭,小菜,油煎鸡蛋、各式炒饭等等,这些都是大家伙儿比较熟知的。

    除此之外,早餐食堂还会提供大家过往没吃过的【馒头】和【包子】、【饺子】,据说也是军队里起源的面食,先在军队里面推广,得到了军队的一致好评。

    这几种食物口感松软,非常特殊,吃起来和大家伙儿熟知的面食口感不太一样。

    第二帝国时期,大家吃的面食统一都叫饼,根据吃法不同,也有不同的称呼,蒸着吃的叫蒸饼,切成片下在汤水里吃的叫汤饼,撒上芝麻烤出来的叫胡饼。

    但是这馒头、包子和饺子虽然是面食,但是不叫饼,名称怎么来的官吏们不知道,只知道食堂里的大师傅都是这么喊的。

    馒头没有馅儿,就是一松软的面团,配合着小菜一起吃,感觉还是不错的。

    包子和饺子则是内有馅料,有菜馅和肉馅两种,馅料鲜美,做法也有蒸和油煎两种,吃起来的话,口感非常不一样。

    蒸着吃的松软,煎着吃的香脆,各有千秋。

    很多人一开始没见过这些食物,刚吃到的时候惊为天人,而且外头吃不到,只有食堂里才能吃到,喜欢的人便天天早起了来吃,或者干脆睡在宫中,以求早上吃一顿美味且免费的早餐。

    到了午饭,四个食堂就各有千秋了。

    第一食堂做的是蒸煮菜式,第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