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二十六 科举时代快要来了

    八百二十六 科举时代快要来了 (第2/3页)

于士兵们来说,压力是会逐渐积累的,刘备不允许士兵烧杀抢掠,传统军队舒缓压力的手段被刘备禁止,那就需要寻找其他舒缓情绪的方式。

    所以刘备一方面积极提供热饮热食舒缓士兵的情绪,一边也准备引入茶叶成为重要的帮手。

    就目前来说,茶叶产量还没有跟上来,刘备设在雒阳周边的茶叶工坊还没有进入量产阶段,等茶叶能够稳定产出之后,他就会把茶叶作为重要的军用物资引入军队之中。

    而岭南地区的开发状态进入正轨之后,他也会加大糖类作物的种植,并且会稳定的向军队提供充足的糖类制品。

    而对于正在埋头干饭的陈群和杨修来说,他们只知道面前的美食实在是人间珍馐,如果不好好享受,就是极大的犯罪,他们并不知道刘备砸钱办大食堂是算了一笔很宏观的经济账的。

    算来算去,大食堂的投入虽然多,但是投入产出比却是出奇的高,雒阳朝廷的工作效率的节节攀升,帮助刘备在度田令之乱后快速稳定了天下局势。

    两个月,前后两个月,天下局势就稳定了。

    而在此前,刘备刚刚登基、开创新的规制的时候,他可是加班加点,带着内阁的人猛干了三个月还要多,整个朝廷混乱了五个月才渐渐适应了新规矩,开始执行新的政令。

    前后一对比,中央大食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陈群和杨修目前并不清楚刘备是怎么算这笔账的,他们就知道今儿中午的炸鸡块实在是太好吃了,鲜嫩多汁,一口咬下去,外壳酥脆,鸡肉软嫩,鲜美的肉汁在嘴里炸开,实在是无上的享受。

    一整个上午的疲惫就在此刻一扫而空,他们忘却了一切,全身心投入到了美食的享受之中。

    然后陈群就趁着杨修和身边同僚说话的时候偷偷夹了一块他饭盘中的炸鸡块,一下子塞到嘴里,造成既定事实,让杨修就算反应过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杨修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办,尽管他知道这是陈群干的,但是炸鸡块已经被陈群吃下了肚,这限量供应的炸鸡块是他的最爱,每三天才能吃到一次,现在还少了一块,所以他恨不能把陈群的脑袋给拧下来。

    不过他终究没有做这样的事情。

    弘农杨氏的门第要高过颍川陈氏,所以杨修觉得自己的修养也要比陈群好一些,不能因为一块炸鸡块就和好朋友闹矛盾,但是他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于是当他和陈群一起返回内阁,看到自己的桌案上堆着的那堆政务小山的时候,他就果断把这堆政务小山还给了陈群,看着陈群目瞪口呆的表情,杨修感到从心底里油然而生的一股子愉悦。

    比吃了炸鸡块还要愉悦。

    他不顾陈群愕然的眼神,把政务还给了陈群,无视他可能需要加班加点甚至熬夜办公的可能,从他桌上拿走了刘备的计划书,继续研读。

    在下午的政务送来之前,他读了三遍。

    然后杨修深刻的意识到刘备的这套改革方案如果真的实现的话,士族作为一个协助统治者而存在于历史上的一个特殊的垄断团体将彻底失去存在的价值,统治者将再也不需要士族的存在了。

    统治者可以自己设立学校培养学生,生源来自五湖四海,又如何需要士族以一己之私而培养出来的家族传承人呢?

    如此一来弘农杨氏就真的没有回到过去的那一天了,不管他如何努力,他的后代也不可能稳稳继承他的一切。

    因为只有爵位可以传承,职位是不可以传承的。

    不管父亲的地位多高,能传下去的只有爵位,只有经济地位,而没有权力。

    科举制度之下,权力的传承变得非常的不稳定,世代为官成为一种学霸的象征,若想要得到带有权力的职位,首先就要通过科举考试,然后一样需要从基层的集体农庄代表开始做起。

    年轻人们需要慢慢向上攀爬,努力工作,争取立功,或者干脆彻底的熬。

    这对于那些农家子弟当然是重大利好,甚至可以说是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的存在,但是对于陈群和他杨修这种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味毒药。

    但是,他们有不吃这味毒药的可能性吗?

    应该是没有的。

    所以忽然间,杨修明白了为什么刘备要把这份文件第一个透露给陈群知道,而自己或许也只是刘备计划中的一份子而已。

    其实,这真的挺让他感到无奈的,但是他没有办法,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