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三十四 公孙度的终末

    八百三十四 公孙度的终末 (第2/3页)

图伟业,吾等当不惜一切代价!”

    密探一手握拳捶在胸口:“吾等都是受到陛下恩惠才得以活命之人,以性命发誓,就算豁出性命,在所不惜!”

    “好!好男儿!”

    牵招拍了拍密探的肩膀:“大汉有你们这样的勇士,何愁不能取得胜利呢?”

    因为得到了东园密探的帮助,牵招得以带领这两千精锐走了一条人迹罕至且十分安全的道路。

    地广人稀的辽东大地是军队行军的最好掩护,加上公孙度此时的精力都在北边,都在即将抵达的汉军主力身上,根本没想到汉军主帅居然带着一支精锐部队从南边抄了他的后路。

    贞观三年三月二十一日,牵招率领两千汉军接连越过汶县、安市县和新昌县,直接进入了襄平县域,此时此刻,襄平县并没有相对应的严密的军事布防,公孙度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西北方向,麾下主要人手也都安排在了西北方向,正在全力戒备汉军主力。

    而襄平县此时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粮食储存地和中转站,四面八方的粮食都在向襄平汇聚,此时此刻,襄平县内存放的粮食足够三万大军使用一年时间。

    公孙度紧张的等待着北边的消息,等待着汉军主力抵达的消息,等待着牵招会给他带来的消息。

    但是他没想到,牵招从南边出现了。

    当天下午临近黄昏时刻,牵招忽然率领两千精锐汉军出现在了襄平县外,迅猛突击,直接冲入了襄平县城之中,县城南门守备校尉秦悦并没有任何抵抗,反而大开城门,迎接汉军入城,还主动派人指引汉军攻击襄平县城内的重要据点。

    与此同时,北门守备校尉孙招也得到了消息,于是立刻发动起事,号召手下的士兵控制城门,然后带着一支部队火速向东城门发动进攻,试图用最快的速度控制住东城门,以防公孙度可能会从城门处逃跑离开,造成后患无穷。

    牵招发动突袭的时候,公孙度和没有准备的城内守军正在吃饭。

    临近黄昏的时候,是传统意义上一天之中第二顿饭的时间。

    公孙度虽然带领部下进入了第三帝国,但是对第三帝国正在大力推广的一日三餐的计划并不在意,也不想响应。

    辽东之地本来就缺少粮食产量,再加上他要靠着这三郡之地养活一万名精锐士兵,更是缺乏粮食,一日两餐都紧巴巴,这要是一日三餐,他根本养不起这一万名士兵,所以他就宣布为了节省粮食,要抵制一日三餐计划。

    口说无凭,公孙度还要做出表率,表示自己也是一日两餐,上午吃一顿,下午吃一顿,和大家同甘共苦。

    不过话虽然这样说,但是公孙度每日晚间天黑了之后还会吃一顿丰盛的“点心”,内容以火锅和炸鸡为主,吃大量的肉食以愉悦身心。

    想想也能明白,公孙氏好歹也是辽东名门,公孙度怎么可能缺衣少食呢?

    虽然火锅和炸鸡这种东西在当前属于绝对的高档饮食,但是公孙度这样的辽东统治者怎么也不会缺了这样的奢侈享受,部下一天只能吃两顿饭,还是以简单的粥饭野菜为主,而他却能吃到热腾腾的火锅和香脆的炸鸡。

    其他的不说,单论享受,公孙度不输给任何权贵。

    但是这样的饮食习惯却在此时此刻成为了决定性失败的标志。

    汉军和早有准备的东园密探率领的辽东军士兵没有吃饭,快速发起了军事行动,展开了攻杀,而公孙度和辽东军士兵们却没能及时展开防备,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等公孙度慌慌张张顶盔贯甲准备出战的时候,汉军先锋已经在牵招的统领下杀到了他的府门口,将他的府邸团团包围,正在和他的府上守卫激烈拼杀,并且步步前进。

    公孙度指挥身边亲卫顶上去,又一眼看到了府门口的汉军战旗,大惊失色,无法理解为什么根本没有抵达辽东的汉军会出现在他的府门口。

    这些汉军是怎么来的?

    飞来的?

    根据准确的情报,汉军主力距离辽东至少还有五日的路程,并没有其他部队脱离大部队率先抵达,所以这支军队到底是怎么出现的?

    没人能解释给他听。

    他的清新部下柳毅、阳仪都在前方带兵为即将到来的汉军做准备,跟在他身边的人不多,他本人也是打算过几日就启程去前方迎接汉军主力的,可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