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四十 张飞似乎有点头脑?

    八百四十 张飞似乎有点头脑? (第2/3页)

办法作为大军主将,他早就没有属于自己的自由了。

    张飞没能跟着一起走,而董卓和赵琦则一起顺着之前的预定路线,前往车师前国。

    车师前国和车师后国本来是一个国家,但是当年班氏家族经营西域的时候,车师国也发生了分裂,北边被北匈奴势力掌控,成了车师后国,南边被汉帝国势力掌控,成了车师前国,互相敌对,经常干仗。

    后来,东汉帝国的势力成功击败了北匈奴的势力,于是车师后国失去靠山老大,被汉帝国征服,也成为了汉帝国的藩属国。

    而相比于车师后国的复杂经历,车师前国就更加明确一点,打一开始就是汉帝国的狗腿子。

    更别说车师后国王族一整个家族都被董卓和赵琦玩了消消乐,看着那一大家族的经过处理之后样貌很是鲜明的脑袋,车师前国的王还敢说什么呢?

    一听汉使来了,屁颠屁颠的亲自出城迎接汉使,把狗腿子的属性发挥到极致,生怕董卓有什么不满意的,连带着那一千汉军铁骑也成为他的座上宾,立刻奉上热饭热菜,还有美味的酒水,请他们大吃大喝一顿,然后想询问来意。

    得知董卓是来巡视西域、宣扬国威的,车师前国的王就非常郁闷。

    您说您老人家来巡视西域宣扬国威就宣扬吧,至于用那么多脑袋来宣扬国威吗?

    当然这种话他不敢说出来,只能说好话,说什么大汉与他们国家中断联系十好几年了,举国上下都在渴望着汉帝国的归来,举国上下翘首以盼,望穿秋水,就等着大汉皇帝的诏令传过来,好让他们这些游子找到他们真正的故乡。

    这位王好像还挺擅长汉学,肚子里还有点墨水,至少比董卓这个打打杀杀起家的大老粗要有文采。

    所以董卓听了他高浓度拍马屁的话,很高兴,哈哈大笑着夸奖了他,顺带着把车师前国的那群蠢货狠狠的骂了一顿。

    之后,在达成了派人前往雒阳朝贡的消息之后,董卓和赵琦也不久留,南下前往墨山国。

    不过出发之前,车师前国的王告诉董卓,墨山国,还有他们将要去的危须国、尉犁国,其实现在都类似于焉耆国的藩属国。

    焉耆国曾经是一个比较强大的有战斗力的国家,西汉末年东汉初年那一段时间,焉耆国多次和汉帝国势力作对,还曾杀过不少汉帝国的官员与军队。

    后来班超平定西域的时候,统领西域各国联军六万多人讨伐焉耆国、危须国和尉犁国,获得胜利,这才平定焉耆国。

    但是焉耆国虽然被平定,没过多久,北匈奴势力强大,焉耆国又倒向了北匈奴,继续和汉帝国作对,汉帝国前后在这个国家身上吃了不少亏。

    后面焉耆国被狠狠打击,很是消停了一阵子,做了一阵子汉帝国的小老弟,刘宏登基之初,焉耆国还曾跟着汉帝国官员讨伐疏勒国。

    不过随着汉帝国的衰弱,对焉耆国的影响力也日渐衰微,凉州之乱以后,焉耆国觉得自己又可以了。

    于是焉耆国四处征战,发挥自己长于战斗的优势,各种打仗各种作妖,接连对曾经的小老弟墨山国、危须国和尉犁国再次施加影响力,把它们重新变成了类似于藩属国一样的存在,有点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意思了。

    所以车师前国国王的意思就是董卓他们如果想要对墨山国、危须国和尉犁国这三个小国施加影响力的话,肯定无法避开焉耆国,而焉耆国有五万多人口,对外宣称能干仗的有两万人,是西域的战斗民族,十分剽悍。

    而且焉耆国国境多山,多险要地势,他打别人很容易,别人打他却时有难处,否则当年班超面对焉耆国等三国的联盟,也不需要动用整个西域的六万多联军来行动了。

    车师前国国王希望董卓等人多加小心,不要在阴沟里翻船了。

    他一番好意,董卓自然也听进去了。

    当年他在西域做官的时候,对焉耆国这块硬骨头也多有耳闻,眼下一看焉耆国又有了当年班超时代的架势,便觉得这恐怕不是自己这一千人能解决的事情。

    思来想去,他觉得有必要和张飞谈一谈这个事情,正好还没离开,他就找来张飞,细细参详。

    张飞自然觉得没什么好怕的,区区一个五万多人口的小国,还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