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五十九 诸葛亮毕业啦!!!

    八百五十九 诸葛亮毕业啦!!! (第2/3页)

了。”

    诸葛均扭头一看,看到诸葛瑾居然跟着车辆一起再往前走,满脸的担忧和不舍,像极了送别孩子离乡的老父亲,顿感郁闷。

    于是他只能挤出一脸笑容和诸葛亮一起向诸葛瑾挥手告别。

    诸葛瑾在车辆外头一边跟着走一边大喊着去雒阳的注意事项,让兄弟两个互相照顾互相扶持,直到马车开始提速、再也跟不上为止。

    到此为止诸葛均才又松了口气,脸上浮现出了欢快的笑容。

    “终于没有大兄的唠叨了!太开心了!终于能做想做的事情了!终于不用担心大兄的唠叨了!”

    诸葛亮在一旁听着好笑。

    “你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做不到的?”

    “很多啊!我听说雒阳有很多徐州吃不到的美食,还有很多新奇的东西整个大汉最最新奇的东西都在雒阳!”

    诸葛均笑道:“我还听说雒阳城池很大,很宽广,有四个很大的市集,天底下所有的东西,哪怕是西域的东西都能买到!咱们自打生下来就一直待在家乡,总该出去走走看看吧?”

    诸葛亮哑然失笑。

    “咱们是考生,是去雒阳参加科举考试的,又不是去单纯的游玩,你总不该忘了此事吧?”

    “那自然不会,不过考试终究只有三日,算上最后的面君之考,也就四日。”

    诸葛均笑道:“除此之外,咱们至少能在雒阳待上三个月,那么长的时间,总不至于全都闷在旅舍里读书习字吧?总要把天下第一城玩个通透才是!不然等通过科举考试授官以后,就要开始办公了,那还有游玩的时间?”

    性格活泼的诸葛均不停地诉说着自己去了雒阳之后的打算,话语里包含着对通过科举考试的强大自信。

    这话落到了同车的三个人的耳朵里,个人有个人的想法,不过同车的另外三人始终没有出言讥讽诸葛均。

    原因无他,因为就算诸葛均在吹牛不打草稿,但是他的这位兄长却是个实打实的终极学霸。

    徐州州考魁首——诸葛亮。

    可以说,徐州州学里的人,就算没有亲眼见过诸葛亮,也没有一个人没听过诸葛亮的大名。

    徐州州学建立至今不过四年,从贞观三年开始,诸葛亮就崭露头角,成徐州州学里响当当的学霸,随着越来越多人加入徐州州学求学,诸葛亮的成绩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反而越发具备含金量。

    一千人的时候,他是第一名。

    一万人的时候,他还是第一名。

    等徐州州学有两万人共同参考州考的时候,他还是第一名。

    而且还是令人感到难以相信的满分。

    皇帝刘备、学部尚书郑玄和所有大汉学界专家共同拟定的全国统一使用的州考考卷,题量极大,难度较高。

    州考期间很多人甚至都没有答完所有的题目,忙活到最后一刻还有人在疯狂答题,就是希望能多写一点,多填满一些。

    但是诸葛亮却在第三天上午允许提前交卷的第一时间就交了试卷,施施然离开了考场,回家大睡一觉,大吃一顿,然后和兄弟、朋友们出去游玩了七天,回来一看,第一名。

    满分第一名!

    这尊大神可以说是笼罩在徐州州学学子们头顶上整整四年的乌云本云。

    每到州学举办考试的时候,不管是什么考试,就是这朵乌云开始电闪雷鸣的时候,等放榜的时候,就是乌云开始下雷暴大雨的时候,整个州学内的学子在他面前都成为了没打伞的可怜虫。

    这些年,也不是没有人不服输,不想承认诸葛亮统治级别的学力,屡屡向诸葛亮发起挑战。

    他们被州学中人称呼为勇士,他们各自用自己最擅长的学科铸剑,向诸葛亮发起击剑挑战。

    锐利的剑,锐利的眼,他们绝不服输!

    数学,文学,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农学,工学,法学……挑战者最多的时候,可以说七八柄剑一起刺向了诸葛亮,别说人,奥特曼都扛不住。

    但是诸葛亮偏偏扛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