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六十三 考场惊变

    八百六十三 考场惊变 (第2/3页)

    “父讳。”

    “先父诸葛珪。”

    “诸葛瑾是伱的?”

    “长兄。”

    “诸葛均是你的?”

    “三弟。”

    “嗯,没什么问题,坐下吧。”

    这名禁军士兵提笔将纸张上的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划掉了,又写上了几个字,然后转身离开。

    诸葛亮更是皱紧了眉头,总觉得考场上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少倾,他正准备向考官提出休息的请求,结果忽然间听到了不远处响起了一阵哭嚎之声,引得周边考生纷纷侧目,离开隔间想要看看出了什么事情。

    巡查考官们快速赶来,让所有考生回到隔间内不准离开,否则取消考试资格。

    又过了一阵子,天已经完全黑了,烛火灯光全都亮了起来,诸葛亮喊住了一名巡查考官,向他提出了休息的请求。

    这一次,考官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走进了诸葛亮的隔间四处看了看,然后又上下打量了一下诸葛亮,询问他考卷在什么地方。

    诸葛亮打开考篮,把考卷拿出来给考官看,考官看了看,便把考卷还给了诸葛亮。

    “可以了,你休息吧。”

    诸葛亮犹豫了一会儿,询问道:“敢问考官,方才……出了什么事情吗?”

    考官摇了摇头。

    “别多问,明日就知道了。”

    “明白。”

    诸葛亮接过了卷子,看着考官离开,皱起了眉头。

    不会吧?

    难道……

    有考生作弊?

    刚才那些禁军士兵是在排查考生的身份?

    有人假借他人身份进入考场替考?

    这样的事情也能出现?

    怀着一丝丝异样的情绪,诸葛亮躺在了床铺上,想了想这个事情,又觉得事不关己,自己还是专心考试和休息,至于其他的事情,自有朝廷操心。

    于是,他沉沉睡去。

    第二日一早,他刚睡醒打开帘布准备去洗漱,便被眼前出现的一幕惊了一下。

    怎么出现了那么多的禁军士兵?

    前几天考试的时候,一条考巷几百号考生,只有二十名禁军士兵和五名巡查考官来回巡逻,感觉数量已经不少了,但是今日,怎么感觉禁军士兵的数量忽然增多了?

    这怕是要有三十多人了吧?

    隔着一段距离站着一个,隔着一段距离站着一个,面容肃穆,不苟言笑,眼神锐利的看着周围的考生,似乎对他们有所戒备。

    难道京城禁军全部出动了?

    好多考生一早起来打开帘布,一看自己的隔间外边站着一个精悍的持械士兵,顿时一愣,还以为自己干了什么坏事要被抓走,结果才发现,好像只是正常的监督而已。

    这真的正常吗?

    诸葛亮一边吃早饭一边猜测着种种可能性。

    吃过早饭之后,诸葛亮就收拾了一下考具,准备等着辰时末刻交卷了,而其它的考生还有一些正在抓住最后时间奋笔疾书,似乎还想写一些。

    更有一些考生面色忧郁、不快、乃至于悲戚,似乎直到此时依然没有完成所有的考题,越是临近交卷十分,越是抓狂,越是失去了平常心。

    很显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场考试并不愉快,甚至有点折磨,如同诸葛亮这般能够相对轻松地完成这场考试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等到交卷时分,考生们不能离开自己的隔间,必须要在隔间内待着,等巡查考官过来收卷,确认无误之后,才能依次离开考场。

    诸葛亮安安稳稳坐在隔间内,等着巡查考官到自己面前来收卷,交卷之后等巡查考官宣布自己这一列的考生可以离开了,便拎着收拾好的考具快步离开了考场。

    因为离开考场的次序靠前,诸葛亮离开考场的时候门口还没有聚集太多人。

    门前大广场上倒是有不少人,很多都是雒阳城内外或者周边地区的考生的家属,还有少数是来看热闹的人群,他们被禁军士兵拉起来的人墙拦在了大广场的一端,所以考试院正门口异常空旷。

    但是就在这片空旷之中,诸葛亮却看到了不和谐的因素。

    一大群、估计得有一百多个人戴着罪犯才会使用的枷锁,在禁军士兵的看管下面朝考试院大广场上的孔子、荀子、老子、墨子等先贤石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