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七十九 我们……是一起在内阁办事吗?

    八百七十九 我们……是一起在内阁办事吗? (第3/3页)

这是真的?”

    诸葛亮看了看李维,又看了看其余几位队友,心下了然,对他们的疑惑也已经完全明白了。

    “诸君是不是觉得这些时日除了疲累,什么都没有学到?”

    五人连连点头。

    李维止不住地吐槽。

    “吾等询问陈阁官一些事情,他动辄怒斥指责,怎么对你却能回答问题呢?你是怎么做到的?”

    诸葛亮摇头苦笑。

    “怎能如此呢?诸君,陈阁官是吾等上官却并非吾等老师,老师的职责是教导学生,学生有问题,老师当然愿意回答,但是陈阁官是官员,还是内阁官员。

    他事务繁忙,责任重大,他的主要职责是办理内阁事务,而非给吾等做老师,有事情,吾等确实可以请教他,但是他并没有一定要回答吾等的职责,这并非他的职责。

    甚至于他对于被交付了指导吾等的事情还很有些不满,他之前不也直说了吗?吾等是障碍,是累赘,这话对他来说,确实不假。”

    李维不解。

    “可……可这不是朝廷交给他的任务吗?”

    诸葛亮摇了摇头。

    “任务归任务,任务也有轻重缓急,李君,你以为,作为内阁官员,是内阁本身的事务重要,还是指导吾等这些什么都不懂的学子更重要?”

    “这……”

    李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其余几人也面面相觑,显然是意识到了些什么。

    “所以,对于陈阁官来说,吾等什么都不会的前提下,真的就是他的障碍和累赘,再加上内阁繁重的政务和人际往来难题,他能不着急上火吗?”

    诸葛亮笑道:“这样的状态下,易地而处,换作诸位在陈阁官的位置上,对于吾等六人,他又该是何等的态度和想法呢?他难道能和声细语平心静气的如州学教员一样为吾等解惑?”

    其余五人面面相觑,一言不发。

    “这些日子内阁到底有多么忙碌,任务到底是多么严峻,吾等也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吾等不能指望陈阁官有充足的时间像是州学教员一样指导吾等学习内阁的事务,吾等必须要自己学习。”

    诸葛亮缓缓道:“平时有任务的时候,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去执行任务,在执行任务的同时,要留心观察周边,比如去工部送表奏,去传话,就可以看看工部现在在做什么,工部官员有没有人在谈论公务。

    去传话的时候更是了解公务的好时机,对方的堂官会直接交代很多事情让你知道,你记在心里,把他们双方往来的对话记住,等传话结束,这件事情是什么事情,你也就知道了。

    从他们的传话之中,只要留心观察,也能发现一些各部门之间往来的技巧,如何交流,如何传达上官的指示,如何让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办事,如果对方有困难又该怎么处理之类的,这些,都在传话之中。

    没有事情的时候,留心听一下内阁官员们的交谈,也能得知当下发生了什么,有哪些重要的事情,或者人事变动之类的,这些都能让我们了解到朝廷最新的动静,可以知道朝廷发生了些什么。

    诸君,能在内阁观政这是多么优越的条件?内阁可是整个大汉最忙碌的部门,也是奏表往来最多的部门,全天下所有的事务都能在内阁汇总,然后才会散到各方。

    一件事情如果内阁都不知道,其他部门更不会知道,所以这段时间我才是慢慢想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说进入内阁才算是进入了晋升快道。

    内阁虽然不能做出决策,但是内阁上传下达,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参与,能和所有人打交道,朝廷所有的办事部门需要办理的事情都要通过内阁走一遍流程。

    内阁必须要和这些部门打交道,人际往来的奥秘就在其中,身在内阁,从雒阳到地方,整个天下发生了什么,即将发生什么,全都知道。

    天子显然是认为只有如此耳聪目明手段玲珑的能人干吏,才能做好一地主官,所以天子看重的能人干吏都要在内阁锻炼。

    经历内阁的锤炼之后,才会被放到地方做进一步的锻炼和任用,最后从他们当中选出最优秀的,进入雒阳八部,主导天下。

    所以,诸君,吾等能被安排到内阁观政,这本身就是一种幸运,绝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内阁办事,而吾等在入仕之前就能进入内阁观政,相较于其他同僚来说,吾等已经站在前列了,这难道不好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