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亡秦之机,第五次合纵的前奏!(求追读!)

    第二十七章:亡秦之机,第五次合纵的前奏!(求追读!) (第2/3页)

会。

    周赧王二十一年(前294年),秦乘楚无力、齐无暇过问中原之际,大举进攻韩、魏。次年,白起在伊阙歼灭韩魏联军24万。

    秦昭王在宜阳自称“西帝”,尊齐湣王为“东帝”。中原各国恐两强联合,陷于被夹击的局面。苏秦入齐游说,劝湣王取消帝号,于周赧王二十八年(前287年),齐、赵、魏、韩、燕相约合纵,以孟尝君为联军主帅,带领五国联军攻秦。

    但五国目的不同,各有打算,进至荥阳、成皋便开始互相观望推诿,不肯出力。秦国为破坏五国联盟,主动取消帝号,将前占之温、轵、高平归还魏国,将王公、符逾归还赵国。

    于是,赵、魏、韩立刻便脱离联军撤军回国,齐、燕也只得撤退,第三次合纵还未交战即告瓦解。

    后来山东六国之间彼此斗了许多年,白起又接了一个总计达到160万的大单子,山东六国实在是没有这个国力合纵抗秦。

    但在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国三年连丧两王(秦昭襄王和秦孝文王),魏、赵、韩、楚、燕抓住秦国内部不稳的时机,结成合纵,由信陵君指挥五国联军攻秦,在河外大败秦军,尾追至函谷关后,却突然带人奇袭彼时还是联军盟友的韩国,赵、魏两军与楚、韩两军交战一番后各自退去,信陵君也彻底失去了信誉,山东六国互相提防,不敢结成合纵。

    这也是张良想请张机出山担任合纵长的原因,因为山东六国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来当合纵长。

    张机虽然籍籍无名,但是光凭他能得到仁道之剑湛卢剑的认可,哪怕他是张仪的后人,山东六国也会信任他,一如多年前的东周公国国君昭文君,天下尊之。

    但,就算他能得到山东各国信任又怎么样?

    合纵长不光是要得到山东各国的认可,还要有着足够的力量在背后支持。

    公孙衍作为魏相,有魏国的全力支持;孟尝君是齐国的公室和相国,也有着齐国撑腰;苏秦则得到赵肃侯的支持,才能对联军如臂指使;信陵君对赵国有恩情,能依靠赵、魏两国的支持。

    这四位合纵长,都有着各自的国家支持,才能指挥得动联军,但仍旧免不了各国之间的龌龊,从而出了各种乱子,张机背后又有谁?

    还取信陵君而代之?

    张良无非就是想让他去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