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拳头

    第229章 拳头 (第1/3页)

    金山一边慢慢飞行,一边思考构建新的战斗模式。

    第一大队继续作为侦察兵和冲锋队使用没有任何问题。

    第二大队和大象队伍可以作为攻坚主力队伍使用,但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动用。

    第三、第四、第七大队只能作为两翼队伍使用,在规模较大的对战中,负责吸引敌方注意力,掩护主力队伍。

    第五、第六大队是中路军的底线队伍,必须作为预备队,以备危急时刻需要,做到有备无患。

    有了这样的构思,当发生战斗的时候,就能够有序地指挥和使用队伍,做到临危不乱,战斗必胜。

    这样构思妥当以后,金山又把自己的想法传音给黄灵,征求黄灵的看法。

    黄灵收到金山的排兵布阵思路,也仔细地思考了好久。

    以前,中路军队员少,力量比较单薄,而且队伍特点单一,安排布置都很简单。

    现在,队员数量接近千名,而且各个大队特点不同,战斗力也相差悬殊,确实需要合理安排,形成最佳的战斗结构,组成最有效的战斗模式。

    第一大队和第二大队是中路军的核心队伍,也是中路军战斗取胜的关键队伍,必须使用在关键的地方。

    第五大队和第六大队是中路军和整个森林先遣队的底线队伍,也是自己的底线队伍,以保存实力为主,一般不要动用,作为预备队就是为了在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使用。

    大象队伍是重型队伍,速度不快,但战斗力最强,适宜用在决战时的攻坚时刻,因此,要作为中坚主力,在决战的时候使用。

    第三大队、第四大队和第七大队的速度和战力都比较均衡,机动性也很强,适宜用于机动灵活的外部作战和防卫防守,但决战时刻的攻坚不可使用,更不能用在战斗的关键地方。

    在金山的基本思路之下,黄灵也进行了反复思考,对每一个大队的行动速度、战斗力、防御力、攻坚能力和意志信心都做了比较分析,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判断和使用思路。

    黄灵又把自己的判断和思路传给金山,要金山再次进行补充完善。

    金山收到黄灵的传音,又将黄灵的想法和自己的思考进行对比。

    最后,金山觉得两人的思路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细节上不太相同。

    主要是第二大队的使用,金山把第二大队和大象队伍都用来攻坚,而黄灵把第二大队和第一大队放在一起,用于战斗的关键地方和关键时刻,起扭转和保证战斗胜利的作用。

    从两者比较看,把第二大队用在关键地方、关键时刻比单纯用于攻坚更准确全面,这样,就可以在关键时候补充第一大队的缺陷,增加关键地方和关键时刻的战斗力,双重地保证战斗胜利。

    当然,大象队伍作为攻坚主力,在攻坚到了关键时刻也可以派出第二大队支援,使第二大队真正地发挥出核心攻坚队伍的作用。

    金山把自己的思考和补充又传给黄灵,黄灵看了以后,默默地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甚好!”

    就在森林先遣队中路军继续向南搜索闯荡的时候,左路军中负责驻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