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没打算出风头

    第七十八章 没打算出风头 (第2/3页)

。人家管着县里的事务,肯定认识相关方面的专家。

    换做县里其他人,王满银自然不会冒昧找上门。

    不过他看过原著,知道田福军和其他人不同,心里是装着农民的。而且没什么架子,也愿意办实事儿。

    对整个农村的发展,有着独到的认识。

    上次登门求药的事儿,也证实了王满银的想法。

    “那你明天去县里一趟找人,我让村里开证明,成不成都给你算满工。”王连顺一锤定音。

    “让向阳和我一起,两个人办事有个照应。”王满银又提了个要求。

    “也行,都给你们算满工,一人批些粮票。”

    两人毕竟为队里办事儿,自然不能让饿着肚子跑一天。上次买药回来后,两人的饭钱同样被村里报销了。

    商议定后,王满银才披星戴月的赶回家。

    躺到炕上,他给兰花说了明天去原西县城的事儿,有时间准备顺便看下少安。

    小舅子去县里学习新菌肥推广差不多一个月,也不知道现在到底啥情况。

    吃罢早饭,王满银和刘向阳没耽误时间,便早早赶到石圪节。

    他照例借了辆自行车,驮着刘向阳朝原西县赶去。

    这年头县城公社之间尚未通公交车,赶远路太麻烦了。

    其实以王满银手里的资金,倒能买得起一辆自行车。甚至自行车票也不算啥难事儿。

    不过他暂时没打算出这个风头,连村支书王满囤和赵干事都没有……如果自己弄一辆,妥妥的招人嫉妒。

    单是自行车票,就没办法说清楚来源。

    农历二月的天气,依然有些干冷。土路边枯草间,已经能够看到点点稀疏的绿意。

    “王大哥,你一个人去县城就行,为啥叫上我?也帮不上啥忙。”走出一段距离,刘向阳有些奇怪的问。

    “自然是好事儿,向阳……你想一辈子扎根农村,还是找机会回去?”王满银自行车蹬得飞快,头也不回问。

    刘向阳倒是精神很敏感,立刻警惕的问:“啥意思?”

    “还能啥意思,你来罐子村已经几个月。感觉你挺有想法,也对我的脾气,所以才问一下。愿意说就说,不愿意算了。”

    王满银虽然不经常去村里,但对村里几个知青还是有关注的。谁是什么脾气,谁做事情偷奸耍滑,谁暗地里喜欢打小报告,他也知道的清清楚楚。

    很多人自以为私下里打小报告无人知晓,却不知农村很少能藏住秘密。

    农村人没见过世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