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手抄本

    第一百五十九章 手抄本 (第2/3页)

前,注意到这些家伙人人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木棍另一端拴着棉线,底部还挂着用绣花针做成的鱼钩。

    诱饵用的是蚯蚓,半指长的高粱杆当浮漂。

    别说,几个碎娃的收获不小。

    这会儿功夫,已经钓了三条泥鳅,外加一条小鲫鱼。

    得益于充足的水源,再加上沟边田埂上各种野草生长非常旺盛,也给各种小鱼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尤其泥鳅黄鳝,天生喜欢钻窟窿打洞,更适合稻田环境。王满银粗略估计,现在十几亩田里最少能有二三十斤鱼。

    这还是他刻意控制的结果,一次并没有放太多。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多次少量。

    不过此刻看到碎娃们捉鱼,王满银又想到管理稻田的一个好处:以后自己再往家拿鱼,就显得非常合理了。

    等明天过来时可以带上网兜试试,随便拦住一个出水口,相信也捉到几条。

    叮嘱过几个碎娃后,他朝着土坝方向走去。

    附近没见刘向阳的身影,估计这会儿在草棚里休息呢。

    进入其中,王满银果然看到对方躺在土炕上,手里捧着一个笔记本看的津津有味。

    感觉门口一暗,刘向阳抬头,赶忙招呼道:“王大哥,你咋来了,下午没上工?”

    “你嫂子现在去供销社学习裁缝,家里就我一个人,中午要做饭,还要招呼代销点卖东西,上工时间有点赶不上。所以队里安排我过来替福长叔,和伱做搭档。”

    “那可太好了,我和福长叔聊不到一起,正无聊呢。”

    对于王满银的到来,刘向阳当然很欢迎。他一直觉得和对方聊天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王满银指了指笔记本,好奇的问:“你看啥呢?这么投入。”

    “手抄本,前两天从石川村知青们那里借过来的,挺有意思。”

    说着话,刘向阳把翻烂的笔记本递过来。

    王满银接过瞥了一眼,只见第一页用钢笔写着几个大字《一双绣花鞋》,下边列有人物介绍和故事简介。

    他顿时脸色变得严肃:“向阳,这些手抄的东西你最好小心点,让人看到终究是个麻烦。尚志民身上发生的事情你也知道的。”

    这个年代各种休闲文艺读物缺乏,偏偏人们又有需求,因此造成很多手抄本文学广泛流传。《一双绣花鞋》就是最为出名的一部,其火爆程度,远超过后世大神们所写的网络,可以说红边大江南北。

    影响力之大,根本无法想象。

    王满银曾经在网上看过统计,它被手抄过几千万次。

    而且手抄传阅过程中,很多人自发进行二次创作,改编成各种版本,让故事情节变得越来越神秘。

    另外还有《第二次握手》、《303号房间的秘密》等等,同样风靡全国。

    不过,也有许多人因传抄犯错误的。

    这种事情如果没有人较真,那就一切都好。

    要真论起来,肯定有麻烦。

    王满银和刘向阳关系不错,心里把对方当半个弟弟看待,自然不希望他栽跟头。

    “我就是闲得无聊翻看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