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其实做了很多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其实做了很多事 (第2/3页)

辛苦两个月,没有白费的。」

    「对呀,还有咱们的鱼塘,等冬天每家也能分两条。」

    ……

    一时间,王连顺几人脸上轻松了许多。

    先前他们光考虑分粮食总量,倒把粗换细给忘了……主要二队分得小麦太少了,还要留着招待客人呢。

    刘向阳同样有些佩服,这就是自己所认识的王大哥。很多看起来平常的事情,换个思路马上变得不一样。

    王满银心里有些无奈,在粮食上做文章,自己暂时只能想到这个,也玩不出更多花样。

    除非瞒产私分,不过这个犯错误的。

    等大家平静下来后,他又继续开口道:「其实除了淤地坝种植水稻,咱们还可以将整个东山峁都利用起来。那里沟沟茆峁算下来,属于咱们二队的地块,能有三四百亩吧?」

    「差不多,有这个数量。」王富贵担任着会计,对队里的账目当然很清楚。

    按照罐子村当初分队时的结果,整个东山峁归二队所有。只是这里以山梁崖沟为主,地势陡峭,连梯田都没办法修,更别说种植庄稼。

    当然,现在大家有了新选择,那就是拦着崖沟淤地坝。

    这时,王连顺接过话茬道:「满银,我们当然知道淤地坝好,关键太费工费力。东山峁就出口那片地势稍微好点,咱们已经给修完了。其他地方崖沟陡,洪水急,要想淤地坝,可要花费大力气。」

    「连顺叔,你别着急呀。淤地坝咱们可以慢慢来,但是可以趁着现在在崖沟里种其他东西。」王满银笑道。

    「你是说种柠条和果树?」王富贵立刻想起刘家湾山上的情况,随即摇摇头,「种柠条还可以,果树恐怕不允许的。关键柠条籽儿才几分钱一斤,而且枝条带着刺儿,捋柠条壳可是个辛苦活儿。回来还要捶捶打打将籽儿弄出来,然后晾晒……有这功夫,还不如咱们淤地坝呢。」….

    「就是,刘家湾能种那么多柠条,主要有奖励,一斤柠条籽还一斤玉米。我专门打听过的,其他村子卖柠条籽可没这条件。」

    接连两次说话都被打断,王满银很无语的开口:「你们听我把话说完好不好。种植柠条不单单为了采种卖钱,关键能够保持水土。如果真种一两百亩柠条,二队各家应该不会缺柴禾了吧?」

    「这是实话,队里那群羊也有地方放了。」王延强点点头。

    「再说,崖畔种植柠条,沟里可以种植苜蓿呀……种上几十亩这东西,咱们二队集体可以多养羊。之前是放养,沟里的草刚出来就被啃干净。咱们有了苜蓿田,多养三五十只应该没问题。这样过年能杀几只,让大家吃几斤羊肉。另外各家也有个打猪草的地方,肯定会积极养猪的。」

    没错,搞养殖。

    这是王满银思索良久后,觉得现阶段唯一可行的方法。至于让二队社员外出搞副业啥的,要看具体风向和情况。

    说来很神奇,现在个人养殖存在困难,村集体养殖却大力提倡。比如养猪,公社的口号是「一人一头猪,一亩地一头猪」。

    如果真能做到的话,对于农民们好处非常多。最明显的就是田里不缺土粪,庄稼产量也能提高。

    不过还是那句话,有些实际情况需要考虑。

    老百姓

    不是不知道养猪好,关键猪吃啥?这玩意儿属于屎包肚子,光吃草不上膘,养再大都是个架子货,必须要用粮食饲料喂。

    每家就那一点自留地,都指望能多弄些口粮。如果全拿来喂猪,人吃啥?

    苜蓿草在后世被很多人称为「牧草之王」,营养非常丰富,各种牲畜都喜欢吃。如果拿来喂猪的话,至少可以代替部分饲料。

    这种植物生长迅速,割一茬之后还会继续发芽,一年能割三四茬,能够接连收割几年。

    至于喂羊的话,完全可以不用再喂其他饲料。

    当然也不能全喂苜蓿,其中还需要掺杂一些干草,否则羊肚子很容易发胀。

    「种苜蓿养羊,可以试试。咱们不动原来的耕地,就拿东山峁这些崖沟栽种上苜蓿。就算没有收成,无非费点人工而已。」王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