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谢连生归来

    第一百七十六章 谢连生归来 (第1/3页)

    差不多还有一个月时间,田里秋庄稼就该收了。

    现在正需要雨水的时候,偏偏老天爷丝毫没有下雨的意思。

    黄土高原十年九旱,这情况再正常不过。

    往年罐子村二队的劳力们只能挑水灌溉,尽量保住东拉河边的几块川道水浇地。至于其他地方的庄稼全靠天收了。

    说是浇水,不过舀半瓢水顺着庄稼根倒下去,根本没办法把浇透。也就能湿个地皮,对庄稼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真不好说。

    而且这种浇水方法效率极慢。

    东拉河两岸崖畔有十多米高,常人挑着两桶水上下及其艰难。再加上一路沟沟坎坎的,到地头能剩一桶水已经了不起了。

    就算二队四五十号劳力全部出动挑水,半天不过能浇二亩地。

    今年则不同,眼瞅着等不来雨,王连顺立刻招来刘向阳和王满银商量。三人沿着东拉河转悠半天,最后选在靠近川地的一处河沟架设抽水机。

    接着,二队的劳力全部出动。短短一天时间,众人就沿着川道挖出两三百米长的一条沟渠,直接通到地头。

    而已为防止沟渠渗水过多,王连顺更下了血本,特意让王满银去供销社买回几十个塑料袋,一一剪开后铺设在沟渠底部。

    一切准备就绪,随着手扶拖拉机冒着黑烟,哗啦啦的水流喷涌而出,沿着沟渠直奔不远处的高粱地。

    至于队里的劳力们,则继续在田里挖灌溉沟。

    短短三天时间,二十亩水浇地就浇了个透彻。

    得到灌溉的庄稼立马变得不同,叶子绿生生的,看着就喜人。

    原本二队还有人对王连顺花大价钱买手扶拖拉机有意见的,现在都不吭声了。如果算上东山峁那片稻田,现在二队已经浇灌有近四十亩地。

    就算这贼老天继续干旱下去,他们心里也有了几分底气。

    队里还剩下几十斤肥料,这次浇水前,王满银给王连顺提了下,一股脑撒到两亩地里,打算秋收时做个对比。

    看二队热火朝天的浇地,一队社员们自然也按捺不住。

    不过他们没有抽水机,只能依靠肩膀挑水。四五十号劳力忙乎一天,累的腰酸背疼,还不如一台抽水机半天浇得地块多。

    更关键是,人家浇过的田地湿漉漉的,一攥一把泥。他们一瓢水下去,地面都没湿透,庄稼依然卷着叶子。

    这让不少队员动了心思,叽咕着明年也贷款买辆手扶拖拉机。

    至于王连顺那边,浇了二十亩地仍然不满足。

    现在二队有手扶拖拉机,自然要利用到极致……反正柴油是公社拨下来的,又不要队里花钱购买。

    所以他打算趁这个机会,把更远处的几块川地一并浇了。不过中间隔着几座山峁,这次没有办法再挖沟渠了。

    众人一番商量后,只能采取笨方法:先往土坝围堰里抽水,然后众人再用驴车驮水灌溉。

    架子车上绑两个大水缸,一次也能装七八桶水。手扶拖拉机车斗里铺了塑料袋后,一次能装三四十桶。

    就这样,三辆架子车加一辆手扶拖拉机,不断来回运水。村里其他劳力忙乎,王满银当然没有闲着,同样加入到担水队伍当中。

    半天时间,几十号人只浇了一亩多地,效率和前几天根本没有可比性。

    在罐子村抗旱的时候,东拉河上下游其他村子也没有闲着。

    不过十来天时间,东拉河里水流越来越小,河面只剩下两米宽的样子。

    王连顺见识不对,赶忙让刘向阳晚上朝围堰土坝里抽了一夜水,以防被东拉河随时断流。

    大人们都在为秋庄稼发愁,村里那帮碎娃们则显得异常兴奋。

    东拉河水变浅,鱼类自然比往日好捉了许多。

    他们一个个光着身子,手持网兜下河寻摸。运气好的话,半天也能捉到小半桶鱼虾,甚至还有青蛙。

    说起来,虽然今年罐子村的碎娃们仍然饿着肚子,但比起往年要幸福许多。至少河里稻田里有鱼虾可以捉,他们隔三差五能吃点鱼肉。

    开春到现在,王满银放了十多次鱼,林林总总超过一千斤。

    不过他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