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少安的隐藏技能

    第一百七十九章 少安的隐藏技能 (第2/3页)

双水村这片枣林能够完好的保存下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田福军的原因。

    更神奇的是,种其他果树就不行。

    回去问问王连顺,如果可以的话,明年春上二队在东山峁也栽种一些。

    两口子刚到家不久,毛蛋和石头便提着小筐来了,里边还装着不少酸枣。

    “满银叔,婶子,我爸去山里打的酸枣。说今天过中秋,给你们送点尝尝。”

    酸枣和红枣看上去很像,不过还是有区别的。

    酸枣树纯野生,一般生长在崖畔上。树干长不大,浑身都是刺,所以很不容易采摘。

    另外结出的酸枣核大肉少,吃起来没多少滋味。

    从入秋开始,村里的碎娃们便漫山遍野摘酸枣吃,不知道被圪针扎过多少次。另外酸枣树上还有一种黄青色的毛辣子,蛰到人立刻起疙瘩,痒疼痒疼的。

    不过对于碎娃们来说,这根本不算啥,只要能填饱饥肠辘辘的肚子就行。

    秋天也是他们最放肆的时候,酸枣、杜梨、马泡蛋、马茹子、皂角米……还有各种虫子,能吃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当然在大人们眼里,酸枣用处更大,是可以做成面的。

    十冬腊月天,把酸枣晒干后去核碾碎,然后再用筛子晒几遍……等太阳一出来,酸枣粉就会返潮变成酸枣面。

    只要保存好,能够放几个月时间。

    酸枣面吃起来齁酸,却能填饱肚子。

    另外酸枣还可以做成酸枣馍、酸枣糕等等。

    当然,摘酸枣也分时间。一旦错过这几天,就会被山里的野兽飞鸟吃个干净。

    尽管自家已经有红枣了,王满银还是收下。

    接着,又回屋抓了一把糖果。

    “满银叔,我爸不让我们再要东西……”毛蛋吸溜着鼻子,赶忙把手背到后边。只是那眼神里,分明带着渴望。

    “拿着,你就说我硬要给的。”王满银没多说啥,直接塞到两个小家伙兜里。

    伴随着夜色降临,圆月缓缓从东边山峁上升起。

    夜风微凉。

    吃过饭,两口子各自搬了一把椅子,坐在场畔上赏月,吃月饼。

    这会儿功夫,黑暗里蟋蟀鸣叫声一片。

    两只猫咪显得很兴奋,不断四处寻摸着。

    远远地,随风传来村里孩子们的打闹声。

    蟋蟀是个好东西,很多孩子喜欢捉了烤着吃。

    尤其两条腿,烤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否则很容易弄断。

    可能是之前移植植物时带进来的虫卵,现在空间里也出现不少蟋蟀,另有各种虫子。

    不过,王满银倒没有太在意了。

    有蝎子和青蛙存在,空间里的虫子总体可控。

    另一方面,现在他也不缺粮食。

    在后世的城市里,王满银每天都为几两碎银忙碌,几乎从未抬头看过月亮。

    现在,脑海中倒想起一句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原诗写的是重阳,不过用在这里挺合适的。

    回不去了,估计再也回不去了。

    想了想,他回屋倒了一杯散酒,端着轻洒在场畔地上。

    这一杯,为前身,也为现在的自己。

    兰花心思细腻,感觉丈夫情绪有些不大对头,立刻拉过手道:“满银,是不是想婆婆和公公了?”

    “嗯,希望他们在其他地方好好的。”王满银模棱两可的回答。

    ***

    所谓“三秋不如一夏忙,三夏不如一秋长”。夏收主要是龙口夺粮,讲究枪刀马快。因为天气变幻莫测,很容易下暴雨和冰雹,所以尽早收到麦场才算安稳。

    秋收则不一样,各种庄稼成熟有早有晚,主要熬时间。受苦人断断续续忙碌,能从白露一直到寒露,甚至是霜降。

    算下来,能忙上一个多月。

    吃完月饼,开完动员大会,罐子村的秋收正式开始。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秋收是不允许请假的。二队劳力有一个算一个,都要加入抢收行列当中,连王满银不例外。

    平常自己闲着就算了,这个时候还是要出现在地里的,否则肯定有人说怪话。

    兰花本想留在家里做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