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去黄原城

    第一百八十六章 去黄原城 (第2/3页)

解释。

    见轮到自己,王满银赶忙把介绍信递过去。

    售票员同样带着狐疑的目光,开口问道:「你是石圪节公社的?」

    「是哩……」王满银赶忙点头。

    大概他的气质和知青们存在较大差别,对方没有继续追问,直接报出车票价格。

    等顺利坐在客车上,王满银才彻底松了口气。

    这辆长途客车由卡车改装而成,前方卡车头,车身大红色,上边罩一个顶棚,造型有点怪异。

    里边车座是木条凳子,坐起来有点硌屁股。

    尤其司机一路开的飞快,车辆不断颠簸起伏。很多人直接被震晕吐了。

    王满银倒好点,不过等下车时,也感觉整个人仿佛要散架一般。

    前身大多在原西县周围晃荡,以前并没有来过黄原城。所以对于王满银而言,眼前一切都感觉很新鲜。

    不过沿着道路走出一段距离后,他的心情已经彻底恢复平静。这个时代的黄原城其实没什么可看的,两旁同样是低矮的平房,无非比原西县城多了几条街道。

    只有市中心主街道上,才可以看到零零散散的两层建筑。

    最高大楼是四层的黄原饭店,也是整个黄原城最耀眼的所在。

    王满银没打算进去享受,在路边找个小点的饭店填饱肚子后,他就拦人问清楚委托店的位置。

    委托店,说白了就是以前的典当行,只是现在收为集体所有。

    有些急着用钱的,可以直接把东西卖给委托店,这样价格比较低。如果不急等钱用,可以委托在店里寄卖。

    等东西卖出后,付给店家一定的手续费。

    当然,现在的委托店是讲诚信的。

    里边所有东西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而且基本保真,不会坑蒙拐骗糊弄人,除非店员自己看走眼了。

    王满银在后世网上看过关于委托店的文章回忆,专门讲的几个例子让人印象深刻。

    其中提到有位老爷子出售相机,被店员以八十元价格收下。晚上复核商品价格时,委托店里有位懂行的师傅发现给钱少了,于是进行重新评估。

    后来,委托店通过留下的信息找到老爷子,又补了五十块的差价。

    还有就是有委托店收购一个坏掉的座钟,师傅打开修理时发现里边藏有一团钞票,立刻通知卖家前来认领。

    虽然不知道这些例子是真是假,但也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人们对委托店很信任。

    这家寄卖店从外边看上去不大,等进去后,王满银才发现占地面积并不小。

    门口一条长长的木质玻璃柜台,几个身穿中山装的店员站在里边,里边还有几个顾客正挑选着商品。

    王满银扫视一眼,才发现委托店和杂货铺没啥两样。从衣服鞋袜,再到手表、留声机、自行车等日常用品,在委托店里都可以找到。

    另外玻璃柜台还有各种珠宝、古董字画……甚至,他还在

    墙上看到一张铺开的金钱豹皮。

    这些物品都写有编号,上边标明售卖价格。

    那张金钱豹皮,标价四十块。

    里边出售的旧自行车也很便宜,标价五十五块。不过车身严重掉漆,连链套和挡泥板都没了。当然让董刚弄回去修理一番,最少能卖上百块。

    在一处角落里,王满银还看到了不少明清时期的硬木家具,可能这些造型不符合现在人们的审美习惯,很久都没卖出去,上边已经落了厚厚的灰尘。

    看过这些家具,王满银很是动心,随即又否决掉。

    目标大太,一个人没办法搬走,还是买些小件的东西吧。

    粗略查看一圈后,王满银也来到玻璃柜台前。

    「师傅,这个,还有这个……都拿出来,我要买。」

    确定了目标后,他干脆利索下手。

    「这些,你都要看?」看店师傅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买主,登时发愣。

    就连店内其他顾客也纷纷侧目,暗中猜测这个冒失鬼哪里来的。

    这是买文玩古董,你以为买萝卜白菜呢?

    「没错,我赶时间呢。赶紧拿出来,我好结账走人。」

    「好,好,」那师傅打量几眼后,半信半疑王满银所要的物件摆放在柜台上。

    「多少钱?」粗略查看过后,王满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