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日子有奔头

    第一百九十七章 日子有奔头 (第2/3页)

外边。和水塘里那些鲜美的鱼类相比,老鼠肉显然不上档次了。

    经了霜的黄鼠狼皮挺值钱的。这只长度还可以,可惜脑袋被咬碎,皮毛也有几个窟窿,价格肯定要大打折扣。

    拿到供销社,估计能卖两块钱的样子,明天等少安过来时顺便带上。

    这个季节正是捉黄鼠狼的时候,村里不少人已经开始下关笼。王满银从来没有弄过。一方面晚上零下几度的天气,他不愿意冷嗖嗖的往外边跑;另一方面,也看不上三块几块的。

    有这功夫,还不如进入空间挖几斤远志卖掉。

    趁着兰花开门的功夫,王满银找来绳子,把黄鼠狼挂到外边崖面上。接着,他又去隔壁代销点把杆秤拿过来给玉米称重。

    九十七斤,硬生生多了十七斤。

    和王满银猜想的一样,今晚各家粮食都有超的。

    “连顺叔这样没事吧?”兰花看过斤两后,有些担心的开口。

    “能有啥事儿,生产队秤不是坏了吗。”

    王满银早琢磨清楚:只要没秤出具体重量,就是一笔糊涂账,算不上多分。

    即使事后被赵建海知道,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毕竟用斗分粮并不违反规定。

    “那就好,”兰花点点头,又有些兴奋道:“对了,满银,告诉你一件好事儿。今天下班前,郭婶特意告诉我,说我正式从裁缝班出师了,从明天开始算工资,一个月十七块五。”

    这件事情兰花在心里憋小半天了,回来路上连少安都没说,就是想第一时间和丈夫分享。

    结果两口子放下碗又去村里分粮,直到现在才找到机会。

    正是参加了裁缝社的培训,兰花才明白丈夫为什么要自己学习文化。

    知识实在太重要了。

    裁缝社有一本关于制作服装的图册,自己可以顺利通读下来。对于一些尺寸什么的,她听一遍就能记住,而且上手很快,从来没有出错过。

    其实早在两个月前,兰花已经能够单独操作缝纫机做衣服。

    不过让她有点遗憾是现在衣服款式太单一,那本图册上很多漂亮的衣服根本没办法做。

    当然这些想法兰花压在心里,并没敢告诉其他人。

    “真的,太好了!”闻言,王满银很为婆姨高兴。

    工资什么的无所谓,关键兰花真正走出农村了。

    “要不明天晚上,咱们去双水村一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爸妈,顺便吃顿饭……明天上午我带大黄去山里转悠一圈,捉只野兔吃。”

    白天兰花和少安要去供销社上班,中午不可能为了一顿饭往家跑,还不如挪到晚上。

    另外郭婶子那里,王满银准备抽空送只野兔过去表示感谢。

    “嗯,”兰花点了点头,又道:“满银,咱们是不是还要给队里说一声,以后交钱买工分?”

    “肯定要说,”

    兰花既然拿到工资,就算是亦工亦农了。如果不交钱,村里肯定不会同意的。

    其实这样也好,有了工分,两人可以多分不少粮食。以后再做什么好饭,也不显得那么突兀。

    ***

    吃过早饭,送走兰花,王满银就去大队部找到王满囤,说婆姨开始领工资的事儿。

    “行呀,你们两口子都是有本事的。有兰花在裁缝门市部,以后咱们村里人想做衣服可方便多了。”王满囤沉吟一下,又开口道,“这样吧,每月给村里交十块钱。满银,伱也知道,再少有点说不过去。”

    在心里,他早不把王满银当成二流子看待了,而是村里少有的能人。

    能把小舅子和媳妇都弄到供销社上班,这就是能耐。

    就算王满囤自己也没有这个本事。为给儿子在公社找个差事,他这一年不知道跑了多少腿,结果还是没办成。

    对比王满银,他感觉自己这个村主任远不如人家呢。

    更重要一点,王满银在县城也认识不少人物。自己去公社开会时,就听人说过县里的田福军主任亲口夸过对方。

    另外人家也给村里做了不少事情。

    开春去县城买治疗斑疹伤寒的药,村里不知道多少老少爷们都承情呢。要知道,这个病传染很快。临近几个村子有不少小孩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