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年前琐事

    第二百零五章 年前琐事 (第2/3页)

子。

    不久又听王延强提过一嘴,阻拦人员后来追上知青们,希望用道理说服对方。奈何这些人油盐不进,任你说破天,就是要回去。

    最后,双方差点发生冲突。怕闹出乱子,领头的工作人员只能无奈让他们离开,而且又打电话通知河对岸,交代不要卖票给对方……

    不过在王满银看来,这纯粹是无用功。

    ***

    说起来,今年罐子村人过年要比之前丰盛许多的。

    不少人家能吃到鱼肉……虽然没有猪肉吃着香,但总比青菜罗卜好。

    尤其二队,一些手头宽裕的人家开始用油炸食物了。至于油从哪里来,受苦人有自己的办法。有些人家从山里采了文冠果种仁,有些是从供销社买的猪肉熬油,更多则是用蓖麻籽榨油。

    黄土高原有三麻:蓖麻、芝麻、小麻。

    芝麻是统购农产品,再加上产量很低,普通社员每年能分几两已经很不错了,自然没有人家舍得用来油炸食物。

    至于小麻,这个懂的都懂,略过不提。

    所以对于受苦人来说,另一种过年可以大量用的就是蓖麻籽榨油。蓖麻这种植物不挑土壤,在自留地里种上一排,秋后就能收下几斤种子。

    蓖麻籽压榨方法很简单,只要碾碎放锅里蒸一下就会出油。

    王满银来自后世,当然知道蓖麻这玩意儿是有毒的。据说它里边含有蓖麻毒素非常厉害,一颗蓖麻籽能杀死一个人,四颗蓖麻籽就能杀死一匹马。

    所以理论上,蓖麻油是不能吃的。

    不过对于受苦人来说,根本不在乎。

    就好像后世有段时间农村种植棉花,流行吃棉油一样。棉花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喷施农药,什么666粉,3911……尤其开花结果期,为消灭棉铃虫,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打一次药。

    不过棉籽榨成油后,人们照吃不误。

    其实除了蓖麻油外,很多人家还会摘蓖麻叶子炒菜。对这些情况,王满银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还是那句话,填饱肚子才是第一要务,其他统统靠后。

    不过具体到自己家,他特意交代过少安和兰花,千万别吃蓖麻油。

    二队其他人家开始油炸食物,王满银也不例外。

    晚上趁着村里飘香,他家也炸了些小鱼,还有莲菜、酥肉、鸡肉,算美美的过个富裕年。

    等炸好后,又给老岳父家送了些。

    一晃到了大年三十,吃过午饭,王满银把饺子馅弄好后,便早早去供销社接婆姨。

    今年过年形式和去年类似,同样是“XX化春节”,所以直到三十,供销社仍然没有放假,只是让职工们提前两个小时下班。

    接兰花到家,两口子开始包扁食,猪肉萝卜馅的。

    他家交售的肥猪超额完成任务,所以食品站奖励了五斤肉票。王满银全割了猪肉,而且是上好的肥肉。

    没等天黑,满满一锅排饺子已经包好。王满银刚准备下锅,就听到村里大喇叭响起,通知全体社员马上去饲养室大院开会。而且赵建海特意交代,来的时候要带上碗筷。

    “满银,今晚吃忆苦饭?”听到这话,兰花忍不住出声问。

    “应该是,”王满银点点头。

    他去年就经历过一次类似场景,也算比较熟悉了。

    “等下没人的时候,你把饭倒我碗里,我能吃得下去。”兰花叮嘱道。她知道丈夫过惯好日子的,嘴巴比较叼。

    “没事,”王满银摇摇头。一碗饭而已,又不是没吃过,就当喝中药。别人都能吃,自己当然也可以,让兰花代替算怎么回事儿。至于包好的饺子,只能等开完会回来再煮。

    等他们两口子赶到时,发现大院内已经支起几个大锅,上边热气腾腾。

    此刻,王寿长正指挥着几个社员忙乎着。

    王满银凑到跟前看了几眼,就见锅里里边有不少树叶漂浮着,以及麸皮、米糠和豆饼等等。

    两人来的不早不晚,随便找个角落坐下,开始和周围人小声说着闲话。

    没多长时间,赵建海和王满囤等人在台前落座。只是王满军没了往日的精神头,此刻耷拉着脑袋,像得了瘟疫的土鸡一样,看不到任何斗志。

    自从年终决算完毕,一队社员们就叽咕着换队长。

    王满军很不甘心,最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