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郭逵娃栽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郭逵娃栽了 (第2/3页)

要再和其他人说。”

    王满银愈发肯定,郭逵娃要出问题了。

    这也是他不愿意和对方建立联系的原因:一句话,不理会你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眼。一旦认真起来,那点关系就如同纸糊的一般。

    不过他想起二队不少社员卖鱼的事儿,同样和郭逵娃有关的。他有些紧张开口道:“郭叔,我们村去年养鱼……”

    “你掺和没有?郭逵娃给没给好处。”郭朝旺再次追问。

    “没有,绝对没有,他是直接找村民购买的。”

    “只要不是大问题就没事……我再叮嘱一句,今天的谈话不能告诉任何人。”郭朝旺认真的开口。确认王满银这边没出问题,他就放下心来。

    至于其他代销员……只能看运气了。

    “郭叔,放心,知道你是为我好。”王满银重重点头。

    他心里现在有些疑惑:郭朝旺的反应有点过大了。

    说到底,郭逵娃只是一个黑市的管理者,本身能有多大能量。如果真厉害的话,早去原西县城发展了,何必一直待在石圪节公社。

    不过郭主任没说内情,他也没有追问。

    离开石圪节公社时,王满银无比庆幸自己几次卖鱼都是去四五十里外的米家镇。

    那里属于外县,就算真有什么事情也牵扯不到他头上。

    和自己做交易的李平属于煤矿采购员,一般不会去动的。退一万步,就算李平真出问题,也只知道他姓王。

    这年头没有照片啥的,凭借外貌描述找人太难了。

    自我感觉没什么纰漏,王满银就将这件事情抛之脑后。

    到家,听到窑洞里传来兰香的欢呼声:“姐,你快看,小石头在对着我笑呢。”

    说起儿子的小名,王满银有些无奈。明明叫王磊的,结果不知怎地,喊着喊着变成小石头。而王秋生家的孩子,现在成了大石头。

    “还没满月,哪有那么快,”随即,兰花的声音响起。

    自从有了小外甥后,少平和兰香几乎天天都要跑来一趟。

    对此,王满银当然欢迎。

    兰花白天一个人在家,有人陪着说说话也是好的。

    他没亏待两个小家伙,每次都会留饭,正好给老丈人家减轻些负担。

    听到场畔上有动静,少平扭头看了看,随即兴奋跑出来打招呼道:“姐夫回来了!”

    “少平,兰香,你们来了。我刚从饭馆买的肉包子,一人吃一个……”说着话,王满银把布袋递过去。

    随即,他迫不及待进窑洞内看孩子。

    “咋样,没闹人吧?”

    “没有,还是那样,吃饱就睡。”兰花回答一句,又继续道,“满银,管管咱家两只猫。上午的时候,它们不知道从哪里捉了两只燕子,我让少平扔外边了。”

    在黄土高原上,喜鹊和燕子同样被赋予特殊寓意。

    尤其燕子,和受苦人的关系更亲近,一般都是在窑洞里边做窝。

    很多燕子窝比较低,站在土炕上伸手就能够够到。不过没有哪家人会打它们的主意,连不懂事的碎娃们也会被大人交代。

    王满银没想到,自家猫咪如此厉害,竟然能够抓到燕子。

    不过他认为没有必要管,那两只燕子肯定是疏忽大意,十有八九落在地上被捉到的,纯粹属于巧合。

    再说,就算想管,猫咪也听不懂人话呀。

    应了声后,王满银开始去隔壁整理商品。前段时间刮老黄风,不少人家的窗户纸都变得稀巴烂。

    所以他这次特意从供销社弄回不少高丽纸。这种纸比较结实,颜色白净,糊窗户特别显眼,很受村里人喜欢。

    正忙着,少平惊呼道。

    “姐夫,快出来看,猫咪又抓了两只燕子回来了。”

    真的假的,这是投到燕子窝了?

    王满银赶忙起身走出,就见两个家伙出现在场畔上,嘴里分别擒着灰黑色的猎物。

    看到主人,它们立刻跑到跟前邀功。

    王满银有点无语。

    他很难想象,两个家伙到底怎么抓到这么多燕子的。总不会偷偷溜进别人家窑洞吧?有这功夫,捉老鼠岂不是更好。

    不过等仔细看过地上的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