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村里人的新机会

    第二百二十章 村里人的新机会 (第1/3页)

    现在为了加强物资的管理,保证市场稳定,上边根据各种生产生活物资重要程度分三类管理。像粮食、油料、棉花等属于一类,由最上边统一分配。二类是生猪、茶叶、烟叶等,管理同样很严格。

    三类物资则归地方,日常管理上要灵活许多。各地方和工厂之间如果在无法满足生产建设需求时,会进行不公开或者半公开的物资协调。

    通俗讲,就是以物易物。

    而且对有些急需的原材料,甚至可以通过议价收购。

    董刚所在的编织厂同样如此,尤其是出口挣外汇,更要优先保证原材料供应。所以只要王满银打通村里的关系,接下来一切都好说。

    听起来好像很美好的样子,王满银犹豫了一下,又开口道:“董哥,谢谢你的看重。关键黄原城距离石圪节公社有二三百里地,收购玉米皮后要增加不少运输成本的,厂里能同意吗?你刚当上采购员没多长时间,别惹上什么麻烦。”

    如果放在后世,二三百里地根本不算啥,跑高速最多俩小时。但是现在不同,走县市公路差不多要花费半天时间。

    更何况,黄原市周边同样有不少公社大面积种植玉米,完全没必要舍近求远。

    “满银,你不用替我担心。现在这种玉米皮编织非常畅销,需求量很大。我们厂的产品做好后,都是直接通过火车运到沿海港口的。厂里为了满足生产需求,派其他采购员下到各公社收购玉米皮,价格长到一毛三分钱一斤了。另外不是所有玉米皮都可以用来编织,只能用柔软白净的内层。一根玉米棒子最多能摘下四五片……”

    “还有,咱们黄原地区今年大力推广‘两薯’和‘两杂’,虽然其中包括杂交玉米,但更多是推广杂交高粱和红薯……所以让我们提前出来找原料。”

    怎么讲呢,挣外汇重要,粮食更重要。各单位想要达到的目标不一样,所以才会产生矛盾。现在推广的红薯下蛋丰产方,据说亩产能够达到一万斤。

    还有杂交高粱,同样可以亩产超千斤。更重要是这种高粱颜色很红,很有时代特色。

    所以综合起来,杂交玉米就没那么显眼了。

    按照董刚的说法,玉米皮难以采购还有一个原因。工厂为了完成订单,特意派出技术员向周围各公社、各大队传授编织地毯技术。

    这样一来,能够搜集到的原材料更少了。

    听到这话,王满银立刻起了心思:“董哥,这种地毯好编织吗,一般人能不能上手?”

    一直以来,他都想给村里人找个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去县城当建筑工虽然能够挣钱,但毕竟属于打黑工。

    如果认真起来,随时可能会被赶回村的。

    编织地毯不同,这个在村里就可以做,安全性大大增高,毕竟关乎外汇。

    就好像南方有些公社允许社员养安哥拉长毛兔一样,同样是因为可以创外汇。一斤兔毛换十美金的外汇,相当于一辆金鹿自行车出口所创造的价值,所以才会大力鼓励。甚至还会给予布票油票等奖励。

    如果罐子村真能够得到编织工厂的背书,相信公社里即使知道了,也会默许的。

    不过王满银虽然在后世网上看过一些用玉米或者蒲草编织的坐垫,但具体并没有详细了解过,不知道个人是否能够做成。

    “怎么,满银,你想让家里人学习编织玉米皮垫子?”董刚沉吟一下,又开口道:“这活儿听起来容易,想做的话还是比较麻烦的。需要先将玉米皮浸湿,再用硫磺熏烤……上边这些不算难,关键需要有模型框架,一般人不经过培训很难胜任。你想要弟妹学做的话,必须去厂里边培训一段时间。”

    只要能动手做成就行,村里那么多婆姨,总有些心灵手巧的。

    王满银没有绕圈子,直接说明自己的想法:“董哥,能不能和厂里说一声,让我们村派些人过去培训,到时候直接供应地毯垫子。”

    一斤玉米皮能值几个钱?他有些看不上了。

    如果真像董刚所说那样,就算十天编织一个玉米皮垫子,一天也能挣九毛钱,比地里刨食强多了。

    “行倒是行,我不单单采购原材料,成品也可以。不过满银,毕竟这是出口的东西,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