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参观感悟

    第二百二十一章 参观感悟 (第2/3页)

杂精美的东西。

    走马观花一圈参观下来,差不多花费两个小时。这会儿时间太晚,通往原西县的客车已经离开了。

    当然几人没想急着回去,而是打算找家大车店住下,等明天再走。

    既然来一趟,自然要将具所有的问题了解清楚。

    倒是董刚听说几人打算找大车店,又带着来到城关公社下属的一个村子,帮忙找了晚上休息的地方。

    他和这里的村支书很熟,特意交代对方带着参观社员们制作玉米皮地毯的过程。

    在对方介绍下,众人了解了更多情况。

    村里大部分婆姨白天下地挣工分,只能利用晚上来编织玉米皮地毯。她们当中有很多已经形成分工,有的负责编辫子,有的负责盘钉和拼接,两三天就能完成一张地毯。

    算下来,一天最少能够挣一块钱,抵得上做建筑工呢。

    一圈下来,王连顺后悔的直拍大腿,连连叹息道:“早知道玉米皮这么值钱。我们不应该拿来喂牲口。这少挣多少钱呀?”

    “没说的,牲口棚那边还存有不少玉米皮,明天回家全部存起来……”

    王满囤几人听后,也连连点头。

    罐子村去年种有近三百亩玉米,最少能有一万斤玉米皮。按照城关公社的收购价格,能卖一千多块呢,比生产队一年的分红都多。

    别说他们,就连王满银也盘算着回去多准备些玉米皮。去年他在空间里连种了几茬玉米,收有不少玉米皮的。

    因为玉米皮太软,只能当引火柴用。加之空间里不缺硬柴,所以做饭时基本不用,一直堆在角落里没管,差不多有几十斤。

    稍后可以拿出来送给老岳父,就说从其他村子买来的。

    按照十斤玉米皮编织一张地毯,也可以编织出近四五个,挣几十块钱呢。

    而且王满银已经决定接下来在空间里多种玉米,最少半亩地。

    “现在咱们讨论一下,由村里组织人手做玉米皮编织,还是让社员们自己弄?”随即,王满囤提出一个关键问题。

    如果由村里来牵头的话,事情简单了。

    干一天活,给一天的工分。

    换成社员自己做的话,村里不用管其他事情,只分玉米皮就行。

    “满囤哥,咱们和这边的公社一样,让社员们自己弄吧。先前董刚说的你也听到了,玉米皮地毯要求很严格,人家厂里需要验收的。不合格的话直接打回去……如果让村里负责收购,质量问题很难把控。做的不好容易扯皮,到时候工分你怎么给。如果他们是自己没做好,打回来谁也不能有怨言。”

    王连顺动了动嘴,没有多说什么。

    他明白王满银话里的意思。

    真算在队里按成工分,今年年底二队的分值肯定高。这样在石圪节公社过于冒尖,不一定是好事。

    还不如肉烂在锅里,悄咪咪的做,反正最终这钱落到社员们口袋里。

    闻言,白明川又道:“不一定所有人家都会编织,玉米皮咋分?”

    “和之前一样,每家分一些,不想做的可以卖给其他人。”王占军开口回答。

    一直商量到半夜,众人才把事情定下来。

    稍后村里会再派几个人来厂里学习,其中最好跟上女知青。她们懂文化识字多,可以记录下来制作流程的要点。

    第二天吃过早饭,几人才有时间进入黄原城游玩,期间特意登山看了著名的古塔。

    身旁跟着几个同伴,王满银也没有提出去委托店查看。

    吃过中午饭后,他们又坐班车赶回原西县。

    天快黑时,终于抵达罐子村。

    ***

    玉米皮编织的事情由王连顺等人处理,倒不用王满银操什么心。

    回到村子后,他重新松懈下来,继续和刘向阳一起看守稻田和水塘。早稻刚种上没几天,田里并不缺水,所以暂时没什么事儿。

    早上上工时,王满银先沿着稻田转悠一圈,而后给刘向阳打了声招呼,就带着大黄拐到苜蓿地里捉蝎子。

    东山峁这片苜蓿生长非常旺盛,开春已经被人接连掐过好几茬,依然有膝盖深。举目望去,一片郁郁葱葱。

    另外还有一些圪崂缝隙种植的柠条、马茹子等灌木,长势同样喜人。

    这其中,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