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又是一年夏忙时

    第二百二十五章 又是一年夏忙时 (第2/3页)

没有引起蝎群太大反应。他推测一方面因为距离蝎子池太远……两个地方间隔着近百米呢。

    另一方面,则是蝎子池周围环绕一条宽阔的水渠,这些家伙就算被吸引,也无法渡水爬过来。再加上隔着茂密的庄稼地,蝎子池真有什么异常举动,自己根本没办法注意到。

    总之,以后家里用香油要注意一些,万一再引来蝎子就不妙了。

    ***

    临近麦收,在县城做副业的劳力们终于回来了。为了不耽误给队里挣钱,就算前段时间旱情如此严重,王连顺也没把他们喊回。

    从正月末到现在五个月时间,刨除交给生产队买工分的钱,个人兜里最少能落下二十块。像王树峰和一队的木匠,收入更突破一百。

    不管什么时代,有技术总比单纯下苦力要好。

    让王满银没想到的是,两人通过胡永州的关系,分别买了一套崭新的架子车车轮。他们打算稍后打造出木头车厢,放在生产队里抵工分。

    所以说,村里还是有聪明人的。

    生产队有规定:架子车跟着出工一天挣10个工分。

    一年下来能挣两三千分,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劳力。

    兰花听说后动了心思,想让丈夫跟着也买一辆,毕竟这事儿结婚时就提过。他们现在存有几百块,也不差钱。

    对妻子这提议,王满银摆事实讲道理给拒绝了。

    还是那句话:家里不缺吃喝,低调安稳生活就行,没必要把什么好处都给占了。

    兰花虽然有些小郁闷,仍然以丈夫的意见为主。

    想想也是,单单自家一个月捉蝎子就能挣百来块钱。另外她每月给队里交了买工分钱,到年底肯定算满工。就算不去黑市,也不缺粮食的。

    如此算下来,确实没必要做多余的事情。

    今年因为干旱的原因,麦收提前一个星期左右。这是罐子村二队的头等大事,王满银自然也不能缺席。

    半夜,没等兰花和孩子睡醒,他已经早早起床。

    往锅里加水,添了些硬柴后,王满银拿起两个咸鸡蛋剥开,就着玉米窝窝吃进肚子。

    鸡蛋是昨晚煮好的,特意放水缸里冰着,过一晚上也不会变味。

    吃饱后,他又咕嘟咕嘟喝些凉开水,就急冲冲往村里赶。

    二队今年部分麦地浇灌过水,总体收成还算不错。尤其川道里种下的十几亩地,麦穗更是沉甸甸的,非常喜人。

    前段时间工作人员过来评估时,王连顺一再追着说好话,最后人家仍然给出二百斤的亩产量。

    没办法,今年干旱,各生产队小麦普遍减产,更让二队这片麦田显得尤为突出。

    还有工作人员表示,到时候可能公社会派人帮着收割。

    王连顺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也只能点头答应。

    王满银能猜出原因:肯定是自家那些土粪惹出来的。不过在其他人眼里,应该和浇水灌溉有关。

    害怕这些麦子被人偷割,早在半个多月前,王连顺就开始派人护青。

    这回是真护青,毕竟麦子被割掉麦穗非常显眼的。万一公社真来人了,又要惹出麻烦。

    直到天色大亮,婆姨们才送来早饭。

    王满银的饭菜是兰花委托谢冬梅帮着带来的。

    她吃过饭急着赶去上班,根本没时间过来送。

    依然简简单单,一大碗凉调洋葱,配上几个玉米窝窝,再加一瓦罐稀饭。不但有早饭,连午饭都准备好了。

    半晌时,公社真来了十几号人,个个手中拿着镰刀。

    为首的干部还记得王满银,笑着出声打招呼。知道人家的目的,王连顺立刻带人转移到川道麦田。

    等天快黑时,王满银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兰花已经把饭做好,专等着他回来吃。

    出了一身黏糊糊的臭汗,王满银没有再抱儿子,只是伸手在小脸蛋上捏一下。结果像投了马蜂窝,这家伙咧着嘴哇哇哭起来,弄得兰花一阵好哄。

    干了一天体力活,王满银消耗很大。他连吃了三个鸡蛋,两个玉米窝窝,外加半盆稀饭,总算把肚子填饱。

    略作休息,他又担起扁担去村头挑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