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过个富裕年

    第二百三十八章 过个富裕年 (第3/3页)

    以他们家今年的收入,十几块钱根本不算啥。

    但到底是劳动所得,她当然很高兴。

    自家今年有了两个孩子,多出两份基本口粮。如果不是兰花交钱抵工分,也不可能看到回头钱。

    话说回来,王满银家今年的收入真不少。卖蝎子、卖猪、采挖草药……明面上零零散散的收入就超过四百块。

    当然,私下里收入更多了。

    再去米家镇卖了一次鱼后,空间里积攒的钱数已经达到三千。

    年前这段时间,不但王满银两口子高兴,罐子村其他社员们脸上同样洋溢着笑容。

    搞建筑,做玉米皮编织……有这两项副业做支撑,不少人家手头能有百来块的宽裕,多的收入甚至有三四百。

    手头有了钱,很多人家盘算着给大人小孩做一身新衣服,顺便多置办些年货。连带各家的碎娃们,手里也多了几分零花钱。

    王满银老岳父家同样如此,欠了多少年的账债,今年终于还清了。

    心头长期积压的一块大石头被搬走,孙玉厚整个人似乎都年轻几岁,平时说话声音也大了两分。

    不过想起少安的事情,他脸上又不由浮现出几分忧愁。

    孙玉厚千想万想,也没料到大儿子和田福堂家女子有了牵扯。

    看到两人坐在崖畔上聊天的样子,孙老汉就笃定了心里的判断。他又不是没年轻过,一个大姑娘和一个后生有啥可聊的。

    难怪自己之前找人给少安说媒,他都推三阻四的拒绝。

    也不知道是啥时候的事儿?

    要说两个娃娃从小一块耍大的,连上学也在一起,村里还有不少好事人开他们的玩笑。只是少安高小毕业后回村种地,润叶接着去城里读书,毕业后吃上了公家饭。

    从这以后,两个人天上地下一般。孙玉厚也就没有再想。

    他从小看着润叶这丫头长大,人很好,很希望对方能够成为自己的儿媳妇。

    要说少安现在也不差,听大女婿的意思,上完五期大学后算是商品粮了,勉强和润叶般配。

    可关键这事儿他说了不算,还要看田福堂的意思。这人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如果知道了不知道咋刁难人的。

    孙老汉思前想后,没想到解决的办法。

    他趁着年前去公社赶集,拐到女儿家里,吞吞吐吐把事情说出来,想让大女子和女婿给个意见。

    “爸,这事儿你也知道了?”兰花很惊讶的问。

    王满银同样有点无语:两人太不小心,在县城成双成对也就算了,怎么回到双水村还卿卿我我的。

    回头一定要叮嘱下少安,做人要低调。

    “少安啥时候告诉你们的?”听到大女子的话,孙玉厚有点发懵。

    来闺女家时,他可是犹豫很长时间,没想到两人早知道了。

    “爸,这事儿你就别瞎操心,关键看少安和润叶咋想……”兰花出声安慰,把丈夫之前的说辞重新讲了一遍。

    他们劝说半天,才把老爷子送走。

    两人倒想留饭的,关键孙玉厚不肯。

    事实上,别看两个村子相隔几里路,老爷子平时很少登门。

    就算想外孙子了,也是让少平和兰香捎信儿,喊他们两口子带孩子回来吃饭。

    伴随着村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怕惊扰到两个小家伙,王满银特意选择在场畔边沿放鞭炮。

    兰花更是捂住小丫头的耳朵,口中念念有词。

    结果,这声音依然把他们给吵醒。

    小石头一骨碌从被窝里爬起来,再也不肯睡觉了。

    这家伙一天大一天,愈发的皮实,怎么都摁不到被窝里。

    无奈,王满银只好给他穿好衣服,抱着在窑洞里转悠……

    倒是小丫头一直很文静,醒来吃过奶后不哭不闹,就躺在母亲怀里,眼睛咕噜噜到处乱看着。

    兰花给闺女起了名字叫王幸,小名就叫小杏子。

    对待这闺女,两口子都当亲生的看待,自然希望她以后幸福。

    天亮时,王满银开始生火烧水煮饺子,羊肉大葱馅的。年前董刚送来几斤羊肉,王满银除自家留一些外,还给老丈人家送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