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再去黄原城

    第二百四十七章 再去黄原城 (第2/3页)

闹,突然发现戴帽子的小偷模样有些熟悉。

    下一刻他就认出来……这不是双水村金俊文家的老大金富吗?原著里赫赫有名的三只手,没有想到已经来黄原城大展身手了。

    从目前来看,显然出师不利。

    他不想和这种人有牵连,更怕对方认出自己,索性扭头挤出人群。

    至于救人……王满银根本没有如此想法。

    这种人,打死都不亏的!

    事实上,现在人们抓到小偷打残打死很正常。

    就算十几年后,也不是啥新鲜事儿。王满银上初中前就曾亲眼目睹过一例。

    他老家在平原地区农村,那边的农民喜欢养殖黄牛。

    九十年代尚不流行外出打工,农民没啥来钱门路,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黄牛,一头能卖两三千块钱。

    也因此,招来贼偷的窥觊。

    当时非常乱,但凡家里养牛的农民,晚上几乎没睡过囫囵觉。大人基本都是整晚整晚守在牛棚里。稍有风吹草动,立刻开灯查看。

    只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农民们白天干一天体力活,到晚上自然精力不支,守着守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睡着。

    一觉醒来,发现自家房子被挖个洞,耕牛被偷走的人家不少。

    基本每隔三五天,就会听到附近村子有人家丢牛。对丢牛的人家而言,两三年都不一定能够翻身。甚至有人想不开上吊自杀的。

    所以对于偷牛贼,几乎人人恨得牙根痒痒,想要扒皮喝血才能解恨。

    有年冬天半夜,王满银所在的村子里忽然传出抓贼的声音。

    村里老少爷们都出动了,迅速将出村各个路口堵死。

    黑暗里,一个贼偷被拦截在村里边。对方无路可逃之下,直接跳到村里堰塘里。当时天气太冷,水面结了一层冰凌。

    那贼偷落水后被冻个半死,不断哀求着把自己救上岸,却没有人出手。

    等发现不对劲儿时,偷牛贼已经体力不支淹死了。

    把尸体抬到岸上,才有人认出偷牛贼是邻村某家的女婿。

    天明后,有人通知了对方村子把偷牛贼尸体带回去。

    不久,派出所过来调查,也是不了了之。

    ***

    王满银这次来黄原城打算多进一些五香佐料。不过现在接近中午,估计集市上卖调料的摊位早收了。所以他没打算这个时间过去,而是准备继续在学校、电影院这些地方做调查。

    等明天早上吃罢饭,再去市场也不迟。

    找个没人的地方,他从空间里取出自行车。

    一下午功夫,王满银骑车接连跑了十几个地方,手里多出几斤瓜子。

    和自己想的一样,现在零食太单一了。无论大人小孩,最常购买的还是糖果和瓜子。

    晚上他直接进入空间休息,顺便品尝买来的瓜子。

    这些瓜子大部分都是用咸盐煮炒出来,只有一家做五香瓜子。不过味道很一般,和王满银炒制的没有可比性。

    嗑了几把瓜子后,锅里鲤鱼也炖好了。

    鲜嫩的鱼汤配上油馍馍,让王满银吃了个嘴油肚圆。

    将肚子填饱,他又在空间里转悠消食,接着舒舒服服在躺在木床上睡觉。这大床是王满银利用空间里的木料做成,当初费了不少功夫。

    空间里各种生活条件齐全,一个人外出住宿还是非常方便的,至少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毕竟这个时代旅馆也属于危险高发区。

    第二天吃过早饭,他便匆匆骑车赶往旧货市场。

    说起旧货市场,只是人们的习惯称呼罢了,准确说算一个杂货集市。现在里边不但有旧货交易,还有各种商品出售,也是黄原城最繁华的地带。

    进入其中,王满银竟然在路边看到几个卖鱼的小摊。摊贩面前的木盆里放着不少活鱼,很多泛起肚皮。

    王满银随意问了下价格,一斤多在八九毛。

    在无法实现长途增氧运输前,西北的水产一直比较贵,鱼类销售价格和大肉差不多。其中鲤鱼价格最贵,有些时候能达到一块。草鱼其次,鲢鱼鳙鱼价格最低。

    关键在门市部购买的话需要票证。

    不过鱼类不像大肉,管理并不算太严格,早些年黑市一直有交易。再加上鱼类不能长期保存,所以就算市场上出售的鱼类,价格也只比供销社略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