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个知青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个知青 (第2/3页)

    “咱们忙东忙西为啥,不就是想让他们吃好点过好点。”王满银不以为意回答道。

    “瓜子新包装弄回来了,我看看……你们几个离远点,别把袋子弄脏!”听说新包装印好,兰花立刻兴奋地拿出一叠。

    看着自己亲手绘制的图案,她心中很有些自豪。

    到底是闺女,知道心疼大人。

    王幸拿了面包后,先给父母一人递一块。

    再看两个儿子,只知道往自己嘴里猛塞。

    吃了面包,王满银又把西瓜切开。鲜红沙沙的西瓜块摆在桌子上,看着就让人口中生津。

    之前挑西瓜,他特意选了个头较大的,一个就有十多斤重。一家五口人根本吃不完,正好留着毛蛋他们上班吃。

    将三个孩子送走上学,兰花说起正事儿。

    “满银,我早上去咱家玉米地里看了。里边野草长得快有玉米深,看着让人笑话。要不下午你在家招呼着,我去地里除草!!”

    自从罐子村划分过互助小组,几乎家家每天都在田地里忙乎,干劲儿一个比一个足。

    反观王满银家,之前就和王秋生王清明商量好,自己准备单干。所以人家下地干活时也没来找他。

    从麦收到现在,两口子一直忙着炒制五香瓜子,哪里时间做地里的农活。

    现在玉米长到膝盖深,野草也差不多……站在路边看去,地里的玉米苗根本不显眼。这样下去,估计会被村里人背地里骂的。

    其实王满银倒无所谓。现在不比几年前,只要有钱在手,可以轻松买来粮食。另外,还有空间保底呢。就算几亩地里庄稼全部绝收,也饿不到自家人。

    不过大面子上不能差糊,他想了想开口道:“我去吧!”

    大热天的,他没打算让婆姨下地忙乎。

    另外在心里,王满银已经打定主意:等过两年形式稳定,可以把自家的地让给别人种。

    说话的功夫,毛蛋他们过来上工了。王满银立刻招呼着吃西瓜。

    吃完西瓜,几人听说新包装做好,也纷纷拿出来查看。

    这一弄耽耽误误的,差不多到三点才开始正式干活。

    现在仓库窑洞里炒制好的五香瓜子有两千多斤,足够装一车了。所以下午王满银没让继续炒制,而是组织众人装袋。

    到下午四点多,暑气没那么重了,他才扛着锄头,直奔自家的玉米地。

    到地头,王满银也有点傻眼。

    好家伙!

    眼前一片郁郁葱葱,莎草、狗尾草、马唐齐刷刷长了满地。如果稍微站远点,根本看不到玉米苗。

    再瞧旁边别人家的地块,收拾的干干净净,几乎看不到杂草存在。两边对比之下,不知道的,还以为这片地块里没种庄稼呢。

    野草长这么旺盛,一方面和前些日子刚下过一场雨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王满银种地时用足了肥料。

    现在没有除草剂可用,只能采取笨方法了。

    没说的,他吐了两口唾沫,抓起锄头就开始忙乎。

    王满银没工夫详细清理野草,只是仗着力气大,直接将锄尖挂在土里,倒退着往后拉,将地沟里的青草和泥土接连翻起。

    这动作有点像犁地,效率要比普通的锄地方式高出不少。只是“萝卜快了不洗泥”,玉米根附近的青草,依然留在原地。

    一下午,衣服干了湿,湿了干。

    天快黑时,王满银又将锄掉的野草抱到地头。

    等他扛着锄头,和村里其他人一同往家赶时,崖沟里已经暗下来。

    这才是受苦人的日常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到家,兰花已经把饭做好。

    王满银一身黏糊糊的,交代家里人先吃饭,随即拿上换洗的衣服去东山峁洗澡。

    再次返回时,才知道兰花和孩子们根本没吃,依然等着呢。

    趁着大人休息,三个孩子主动开始摆桌椅,端饭端菜。

    倒省得他们两口子动手了!

    见主人开始吃饭,两只土狗也冲到跟前凑热闹,口中欢叫不停。

    它们被带回来不过一个星期时间,已经和王满银一家混熟,知道追着讨要食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