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第三百二十六章 (第3/3页)

走,兰花也好奇询问。

    “你自己拆一封看,这些都是。”王满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卖关子。他更希望婆姨亲自打开这份惊喜。

    毕竟《六只松鼠脑筋急转弯》能够出世,大部分是兰花的功劳。

    “都是给咱家的信?”兰花以为丈夫开玩笑,结果拿出几个信封,上边全部指明自家食品厂。

    等拆开一封,她很快惊呼起来:“这是写给咱们的,信里还夸书好……”

    接下来,两口子带着激动地心情,一封接着一封拆。

    写信的不但有小学生,还有很多初中生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

    王满银这才觉得,报纸上把“脑筋急转弯”当成一种文化现象真没说错。

    有些书迷在信中表达对本书的喜爱之时,还写上自己创造的脑筋急转弯。

    王满银看完,又有主意。

    接下来自己可以把《六只松鼠脑筋急转弯》做成一个系列,让更多的书迷参与到其中。这样也能进一步扩大六只松鼠炒货的影响力。

    现在作为奖品的两万本书已经散发出大半,是时候进行第二次印刷了。可以让印刷厂加装一页征稿信。

    一经采用,立付五十元稿费。

    说起稿费,近几十年变化也是一波三折。

    三十多年前,作家可以单独依靠稿费生活,而不用从事其他工作。

    再后来,稿费被认为不合时宜,被彻底取消,在报纸上发表作品一律没有稿酬。

    直到口子放开,上边才重新确定稿费标准。

    而且今年稿费标准刚进行过一次修改,将著作稿每千字调高到六至二十元。发表一篇诗歌或者短文,基本能挣个十块八块的。

    一个脑筋急转弯最多几十字,给五十元稿酬,标准比诗歌还高,应该相当有吸引力。

    更令王满银没想到的还在后边。

    上午上班没多久,他就接到出版社的电话。对方说近几天不断有书店联系进货,所以希望王满银尽快来市里一趟,双方商量一下合作事宜。

    好家伙,这真是火出圈了。

    自己原本只想给六只松鼠炒货打广告的,一不小心整成文化人了,到哪里说理去。

    王满银原本想等几天再去秦安市,听出版社催得急,只能第二天就坐上送货的卡车。

    少平再见到姐夫,脸上也写满了敬佩。

    几个月前,他已经预料到《六只松鼠脑筋急转弯》会火,却没想到火到如此程度,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这个词,可不是随随便便用的,需要在文化发展中做出典型和标志性事情的。

    虽然少平觉得有些夸大,但这本书引起轰动也是事实,现在连大学校园里也有很多学生在谈论。

    “姐夫,晓霞她爸交代过,说等你来市里了,让去家里坐坐。”闲聊几句后,他又传达了老岳父的吩咐。

    王满银当然不会推辞。

    晚上,他和少平两口子一同前往家属院。

    见到王满银,田福军第一句话就开玩笑道:“满银,你们两口子可是不声不响放了个大卫星呀!现在连市里的工作人员也知道《六只松鼠脑筋急转弯》了,还专门开会讨论。”

    对于王满银,他从来没有小瞧过,但是依然觉得这番操作称得上惊艳。

    可以说,出乎很多人意料。

    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广告也可以引起巨大轰动效应。

    王满银只能自谦的表示道:“田叔,我们也没想到这本漫画书会带来如此大的影响。”

    “广告效果应该很好吧?”闻言,田福军饶有兴致的问。

    少平两口子同样竖起耳朵,也很想知道一本书创造什么样的销售奇迹。

    “嗯,确实很好!这段时间,工厂的出货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一万多斤,目前每天维持在五万斤以上,而且还在增长。保守估计,达到六万斤不成问题。”

    虽然现在炒货供不应求,但王满银为了给经销商留足利润,出厂价依然没变。

    综合算下来,一斤利润大概在一毛多。

    即使如此,每天利润也超过七千块。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再来一袋”中奖率已经悄悄降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