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沙苑争锋 第44章 书院擒贼

    第一卷 沙苑争锋 第44章 书院擒贼 (第2/3页)

,摆摆手,走到了范夫子身边。

    “见过先生。”秦重整理衣冠,躬身行礼。

    “嗯。”范夫子点点头,抬眼看向那群捕快。

    一众捕快得了秦重答复,急忙扶起跪地的头领,又向着这边行了一礼,才转身仓皇离去。与来时的威风跋扈,可谓天壤之别。广场上百余学子,忽然高声欢呼起来,振奋的精神,好似打了一场胜仗似的。

    “为人处世,当持身以正,谦和有礼。”范夫子收回目光,又落在了秦重的身上,沉声教训道,“咄咄逼人,非君子所为。”

    “先生教诲,弟子谨记在心。”秦重连忙应道。

    “胥吏害民犹甚,论其心皆该杀。”刘夫子为人耿介,对胥吏之害,尤其深恶痛绝,哪里会有好脸色?秦重所为,正对了他的脾气。

    胥吏之害,害官,害民,害法,不啻一毒瘤也。

    大宋朝廷规定,州县官员任期三年,期满之后就要迁转。而胥吏皆是本土人士,且长期在本地任职。对地方事务、法令了如指掌,势力盘根错节。新官上任两眼一抹黑,只能依靠这些胥吏来管理地方。

    也因此,衙门事务基本由胥吏操纵,一方面惯于使用欺骗、蒙蔽、行诈、勾结等技巧,选择性地执行上官任务;一方面又精熟行政细节和运作程序,他们遂能够蒙蔽、妨碍、误导,甚至胁迫比他们更具声望的上司。

    胥吏掌握着乡村厘改、丈量土地、清算户口以及赋税收缴等重任,欺上瞒下徇私舞弊,贪污受贿欺压百姓,也就是胥吏的常态了。

    秦重当然没这么多想法,他只是单纯的不忿罢了。有人对他生出杀意,自然要报回去。不过,秦重却是很奇怪,他与方才的那群捕快,根本毫无交集,更谈不上仇怨,何至于初次见面,就那般杀气腾腾?

    但是,秦重也自知,以前没有仇怨,如今却有了。

    人群慢慢散去,秦重随着范、刘两位夫子,沿着碎石铺就的小路,往书院的深处走去。书院占地阔大,环境优雅,两人合抱的大树随处可见。书院分前后两部分,前部是学子读书的地方。后半部,则是藏书阁以及夫子的居住。

    书院不是官学,是以少了许多功能和机构。

    正走着,不料迎面撞上一人。此人一见秦重,顿时横眉立目。

    正是曾两次遭遇的中年文士。

    “秦重,你怎的在此?”文士有些失态,声调都高了三分。

    见到这个中年文士,秦重稍显意外,很快露出戏谑的笑容。这位文士,与秦重两次遭遇,一次被秦重以一句“只认衣冠不认人”嘲讽。另一次,更是差点动手暴揍他一顿。当时,一句“可曾及第?”令他无地自容。

    “端平也认得秦重?”刘夫子问道。

    “见过两次。”端平此人姓陈名禀,入书院为教习,不过十数日。此时已经注意到范、刘两位在旁,令他稍稍冷静了下来。

    “秦重。”范夫子唤道,“还不见过陈禀陈夫子?”

    “见过陈夫子。”秦重不情不愿,却又没办法,躬身施礼。

    陈禀眼睛微眯,审慎的打量着秦重,没有贸然发作。能被范、刘两位带在身边,说话语气随意,好似自家弟子一般,想必关系匪浅。

    “范兄,刘兄。”陈禀与范、刘两位见礼。眼光一扫,问道,“这是?”

    “呵呵,劣徒秦重,尚不成器,陈夫子多多指点。”范夫子满面笑容,捋一把胡须,颇有几分得意神色,笑呵呵的说道。

    “哼。”刘夫子不乐意了,一撇嘴说道,“可不是你一人的徒弟。”

    “呵呵,对,对,也是玉昆的徒弟。”范夫子顿时失笑。

    陈禀神情一怔,连忙附和的笑道,“恭喜两位,恭喜两位。”一边说着,一边很是隐晦的瞥了秦重一眼,冷冰冰的眼神,藏着深深的怨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