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隐藏在杏榜背后的阴谋

    【120】隐藏在杏榜背后的阴谋 (第1/3页)

    戊戌会试的杏榜,苏平的名字出现在了榜首,夺得头名会元之位。

    无论是知情的,还是不知情的,都并没有觉得任何意外。

    因此,反而对紧随其后的人关注了起来。

    第二名,孙必兴。

    “这个名字倒是第一次听闻,想来不是阳京人?”

    “没那么简单……我记下了去岁乡试,七十二府所有解元的名字,没有叫孙必兴的。”

    “哦?莫非是哪位贤长?”

    孙必兴这个名字对大部分人来说都很陌生,因为他在乡试之中只是勉强中举,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成绩。

    于是很多人都将他当成了厚积薄发的老举子。

    考生傅言躲在人群中,看着自己差了十万八千里的名次,心中妒火翻涌,掐着嗓音道:“我记得,通政使司的新任右通政,他的独子就叫这个名字。”

    “哦?怪不得,原来是孙大人爱子。”

    “可是说过‘若对南州用兵,某定往之,卒亦何如’的孙伯亨孙大人?”

    “是了,这么说的话,虎父无犬子啊。”

    “……”

    群众始终是群众,不管他们私下里有多趋炎附势贪生怕死,在公开场合,都会慷慨的对高尚者表达敬意。

    见自己的揭露不仅没有引起猜疑,反而听到了一阵马屁,傅言怒不可遏,拂袖而走。

    在他的想象里,此时在人群中的某一处,张继贤和孙必兴一起,不停地嘲讽贬低自己。

    光只是想一想,就让他怒到眼前发昏。

    “哼,且看你们能得意到几时?”

    傅言心中发狠,快速离开了此地。

    另一边。

    就像傅言想的那样,张继贤和孙必兴一起,先后在榜单上寻找自己的名字。

    “第七十二名……呼——”

    张继贤狠狠松了口气,紧接着就兴奋起来,“我中了,士元,我中了。”

    说实话,在看到自己的名字之前,他对中试并不抱有很大的期望。

    这倒不是妄自菲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和孙必兴能这么要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同样激进的理念。

    他认为,大庆想要强大起来,就必须要革新,用新政,行新法,并且在南北问题上,决不能有丝毫退缩。

    可理念是理念,现实是现实。

    大庆朝堂的现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