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惊天大案!这性质已经定了

    【122】惊天大案!这性质已经定了 (第1/3页)

    是夜。

    甘露坊。

    “现在的情况,对韩大人,对孙大人一家,都相当不利。”苏平叹了口气。

    烛火摇曳之下,大大小小的纸张摆满了房间的桌面、床面、地面。

    沉天南去血衣卫的途中折返,将苏平也一起带了过去,因为血衣卫的卷宗是不能带走的,而他刚好知道苏平有走马观碑,过目不忘之能。

    房间内的这些纸张,正是二人从血衣卫离开后,苏平默写出来的。

    “怎么说?”

    沉天南一颗心沉了下去。

    “你看这些。”

    苏平指了指最近处的几张纸,“孙伯亨拜访韩渡,谈论会试考题,这是事实。”

    “韩渡向陛下求来同考官,也是事实。”

    “在这之后,孙必兴住进了他父亲的宅院,这同样是事实。”

    一切都是事实,毫无破绽的事实。

    随着苏平的话语,沉天南的表情愈加阴沉:“若是孙必兴和张继贤没有中试倒也罢了,可偏偏……”

    “可偏偏不仅都中了,还有一个占据了第二的名次。”

    苏平接过沉天南的话头,道:“一旦这件事情被有心人利用起来,天下士子必群起而攻之,到时候……”

    中州的历史上,已经很多很多年没有出现科举舞弊桉了。

    不是这里的人有多高尚,有多廉洁,而是在这里除了朝廷的约束,还有儒道的影响。

    对朝廷而言,科举是为国选才,舞弊就等于去贤任庸,是皇帝所不能接受的。

    而对儒道而言,科举三试意味着三道才气,意味着踏入儒道之路,舞弊就是蔑视整个儒道,同样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在这种特殊的人文环境下,中州历来对科举舞弊都是零容忍。

    一经查证,主谋死刑,从犯流放。

    最严重的是,子孙后代永世不得参加科举,也不得踏入儒道。

    “既然……”

    见沉天南不说话,苏平忍不住问道,“既然第一个发现这事情的是自己人,应该是有机会压下去的。”

    “可以,但是没用。”

    沉天南摇了摇头,“背后的人不会那么轻易算了的,若压下不表,等到对方发难之时,将更加难以招架。”

    最起码,方文恭这个都给事中会变成从犯。

    所以,韩渡在没有丝毫对策的情况下,首先就是安抚方文恭,让他主动弹劾自己,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