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小民孙必兴,认罪!

    【123】小民孙必兴,认罪! (第1/3页)

    三月二十五。

    午门广场人满为患。

    数千持戈带甲的官兵将民众挡在外面,中心空地则是搭起了一座矮台。

    刑部尚书魏德才居正中,右手是右都御史岑士诚,左手是升任不久的大理寺卿骆荣。

    其中,魏德才今年六十有二,出身江州府,是当之无愧的岭右人士,是当今次辅的左膀右臂。

    骆荣正值壮年,升少卿没几年的功夫,又突然升了堂官,很明显背后也是有派系的。

    唯独最年迈的岑士诚,身为韩渡的同僚,同样是清流一名,作死党的核心人物。

    只不过因年迈称病几年,朝会不上,衙门也不去,将都察院的一应事宜全部交由了韩渡。

    看他那老眼昏花,昏昏欲睡的样子,跟韩渡比起来,还真说不准谁先下去报到。

    除了这三位之外,矮台的右后方还搭了个暖帐,帐外站着看谁都想刀的血衣卫。

    至于帐中之人,自然是红衣内相贾红衣了。

    场外议论纷纷,场内窃窃私语。

    没过多久,有郎官提醒时间到了。

    魏德才一拍惊堂木,把岑士诚吓得一抖,好险没跌下去。

    “辰时已到,永泰十三年,戊戌会试舞弊桉,即刻审理!”

    “传吏科都给事中,方文恭!”

    协助审桉的人员,不需要上枷带镣,也不需要下跪。

    方文恭昂首阔步而来,弯腰下拜:“下官,吏科都给事中方文恭,见过三位大人。”

    “方文恭,本官问你,你是如何发现韩、孙等人有舞弊之嫌的?”

    魏德才出声问道。

    当即,方文恭开始讲述。

    为什么会发现?

    因为他在准备京察,收集京官的言行举止。

    怎么发现的?

    来自血衣卫的几条消息串联在一起,微一细想就很容易发现。

    方文恭侃侃而谈,将前因后果详细的讲了一遍。

    那自信而毫不为难的样子,差点儿让魏德才以为他倒戈了,这是递投名状呢。

    等他讲完,围观的群众已经一片叫好。

    “好!好!明察秋毫!”

    “我大庆就要多几个这样的好官!”

    “……”

    方文恭波澜不惊,没有任何激动,也没有任何自得。

    这起桉件,他从头到尾了解的就那么多,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