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魏大人,你想死吗?

    【124】魏大人,你想死吗? (第1/3页)

    “小民孙必兴,认罪!”

    在孙必兴这句话出口的瞬间,人群中的苏平,只觉得有股子热流从心底往上直窜。

    他忍不住想起,血衣卫卷宗里关于韩渡的记载。

    昭平十七年。

    年仅二十六岁的韩渡,以三境儒士参加科举,一路从童三试考到会试,场场都是桉首。

    其遣词造句之精妙,文章策论之华美,任何人看了都忍不住拍桉叫绝。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韩渡会是当朝新贵,大庆朝第一个六首状元的时候,殿试出问题了。

    昭平帝在殿试问了一个对当时来说恨正常的问题,大概意思就是,我已经相当仁至义尽了,为什么有的人还要得寸进尺呢,一点都不高尚。

    这个问题放在现在,可能会被理解成君子小人,或者帝王臣民之间的话题。

    可在当时,有且只有一个意思。

    我大庆已经向大虞上贡称臣了,为什么大虞还不肯满足?同为人族,却一点都不高尚,还比不上蛮族来得有情义。

    类似的考题,韩渡在乡试和会试已经经历了两次。

    只要这次他也照旧,将大虞狠狠痛批一顿,然后把大庆这边夸上天,将昭平帝说成是千古贤君,以他的文章功底,状元便是囊中之物。

    可他偏偏没有那么做。

    在他的殿试卷中,不仅没有往常半点儿浮夸的阿谀之词,反倒写满了对大庆的悲观,对昭平帝的痛批。

    于是,大庆两百年,第一份骂皇帝的文章诞生了。

    ——《羞耻论》。

    直到这时,所有人才知道自己被韩渡骗了。

    当官的发现,原来韩渡跟自己根本不是穿一条裤子,白白送了他五个桉首。

    没当官的发现,想要做大事,可以宁折不弯,也可以曲意逢迎,哪种办法能当面骂皇帝,那就是好办法。

    那可是当面骂皇帝啊,只是想想就让他们爽到了头发尖儿。

    据说,昭平帝在阅卷的时候,吐血三升,差点儿没当场升天。

    雷霆震怒之下,当即就要株韩渡的三族。

    最终是天下士子集体抗议,在民间掀起了相当大的动静,才逼得昭平帝放弃了这个打算。

    后来,在还是皇子的吕擎空运作下,韩渡被送去了最南边做了一个七品的监察御史。

    当时的御史,可没有现在这么好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