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大元狗头人能战胜野猪四太子么?(完)

    第五十二章 大元狗头人能战胜野猪四太子么?(完) (第2/3页)

桃花石和陶格斯,在突厥语里,发音有相似之处,借此骂朱皇帝是猪国的皇帝。”王大喇嘛补充道:“当然,更可能二者都有,故意这么说的。”

    “帖木儿皇叔居然会玩谐音梗,还是双语双重的……”郭康之前也没听说过,对此颇为惊讶。

    “玩什么?”李玄英问。

    “没什么。”郭康摆摆手:“就觉得我之前好像低估他的文化水平了……”

    “是不是骂人,得看文化环境的。”赵亮说:“陶格斯应该是中亚突厥人的发音。辽阳行省这边的突厥语部落,是念‘通古斯’。他们用这个词,称呼当地说女真语的部族。这实际上也不是蔑称,因为当地文化里,野猪是勇猛的象征,属于夸别人的。”

    “哦对了,这个正好也是个例子。”他想了想,说道。

    “关于猪的习俗,在这边由来已久。虽然他们自己没记录,但中原人很清楚,因为两边的来往非常早。”赵亮想了想,说:“周朝刚建立的时候,当地的肃慎人向周武王进贡楛矢石砮,就是桦木的箭杆和石制的箭镞。他们用的弓箭尺寸很大,箭镞就有一尺多长,很有标志性。天子认为远方的人来朝贡,是吉利的事情,因此特别记录下来。”

    “这是对周朝朝贡的最远的部落,所以之后,周人一直把肃慎当做自己的极北边界。谁能让肃慎人来朝,就是国家有威望的标志。后来,楛矢石砮就成了个文化概念,到现在还在用。”

    “据说肃慎和之后的挹娄人,不怎么饲养牛羊,而是喜欢养猪。这些人吃猪肉,穿猪皮,还用猪来祭祀。这同样让中原史家印象深刻。”

    “肃慎、朱里真、诸申、女真,大概都是一个词,在不同时代不同方言里的念法。直到现在,很多女真人也确实还有这个习俗,可以考证、鉴别。所以,别人这么称呼他们,也不奇怪。”他总结道。

    “古籍里的事情,你也很清楚啊。”曹建有些意外。

    “不瞒各位,在下也是读过书的。”赵亮略有些自得地说:“虽然身处蛮荒之地,但我们家一直重视教育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