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赫勒敦学派

    第一百七十一章 赫勒敦学派 (第2/3页)

能等同于神,也就因此不具有神才独有的无始、永恒、不缪的特征。说的通俗点,就是经书不是神,所以可能存在错误,也可以进行纠正。”

    “另一方面,他们坚持认为,胡大是最公正的,所以并不会预定人类的行为。人拥有无限自由的意志,人的行为也完全凭借自己来进行,神则对人类行为的善恶进行裁决,而决定赏罚。因为这个观点,他们也被称为‘公正派’。”

    “他们也推崇理性,反对信仰高于理性的观点,认为理性是信仰的最高原则,也是人类自由意志的前提。如果丧失了理性,就会屈从于邪恶,而丧失自由。所以应该重视理性哲学的修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以知识和理性,达到‘正信’的境界。”

    “这个学说受到了哈里发马蒙——也就是‘智慧宫’创立者的支持,一度成为显学,开始主动对经书进行注解。但后来因为政治斗争失败,遭到了打击和驱逐。不过很多人来到了相对边缘的地区,比如安达卢西亚,继续进行研究和教学。”

    “我的天父啊,我确定这是位哲学家了。”太后看了看王大喇嘛,又放弃似地摇摇头,看向郭康:“你应该能听懂吧?我已经晕了。”

    “这和我们这里,一些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学说,是有很大共同之处的。”郭康回答:“还好,能听得懂。”

    “其实还是有不少区别的,只能说这个学派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还是有冲突的地方。”“老海胆”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神是不变的‘第一推动者’。但公正派很重视对于有限与无限、永恒与静止等概念的研究和辨析。他们分析之后认为,世界不可能是永恒的,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这一点,也是个老争论话题了。”

    “那伱的老师怎么看?”郭康问。

    “我的老师倾向于研究历史。”穆罕默德见他听得懂,也来了劲:“他早年也试图从政过,还很精明能干。但因为各种原因,每次到关键时刻,都会遭遇失败,只能在各个埃米尔国之间来回跑。”

    “后来他灰心丧气,决定专心研究学术,又遇到了亲人因海难丧生的打击。可能是遭遇的苦难太多,他痛定思痛,开始努力收集资料,编纂史书,试图研究出历史里的规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