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莫斯科大公能兼并基辅么

    第二百二十八章 莫斯科大公能兼并基辅么 (第2/3页)

。”伊莲娜夫人点点头。

    “其实,对付起来也不难。我们需要做的,是用罗马的共识压倒罗斯的共识。就像现在明朝试图用华夏共识,压倒南北共识一样。”郭康继续参考明朝,举例道:“比如您现在准备建立的这个教导队,我建议直接放在教导团下面,只不过这一期的成员,可以多招收一些罗斯人。”

    “这样的话,第一次的目标,也就从建立一个单独的体系,变成现有部队扩大招收范围了。以往,教导团也没少按照汗廷的命令,进行特招。这样做,受到的阻力就小得多。您看行不行?”

    “还是你们的主意好。”伊莲娜夫人连连点头。

    无论在紫帐汗国还是东罗马,教导团都是个资历很老的编制。它的名字早在君士坦丁大帝时就已经出现,但当时,在希腊语中,这个“教导”也有“一群人”的意思。

    由于禁卫军大队经常叛乱,君士坦丁撤销了他们的编制,重新招募了一批重骑兵。这些人被称为“内院里的一群人”,实际上取代了禁卫军的作用。直到11世纪,这支部队才渐渐消失。

    紫帐汗国编组部队的时候,采用了很多古代名称。郭盖等人当时为了实验和推行新式火器,需要组建一支试验性质的部队,就翻阅故纸堆,找到了这个名字。

    郭盖已经算是比较有文化的人了。可惜,就算是他,对于希腊语和古代典故,也只能说是一知半解的水平。于是众人直接顾名思义,把教导团当做教导团用了。

    后来,海伦娜太后整顿战团的时候,才发现了这个问题。不过大家已经用习惯了,也就懒得再去改了。

    目前,因为汗国的各种军事需求与日俱增,教导团也增加了对于其他兵种的训练工作,不过依然以工兵和火器为主。他们大部就驻扎在城外。郭康之前带朱文奎兄妹参观的地方,就是他们的营地。

    由于郭康经常捣鼓出一些新火器,那里的人和他都很熟。回头再喊义父和曹老将军作保,请他们接纳些罗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