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容嬷嬷,扎她!

    第二百五十三章 容嬷嬷,扎她! (第2/3页)

讲重点。大家都急着有事,赶紧把他赶到一边,打断了他咒骂部落贵人的言论。

    另外有两个姑娘,都各自挎着刀。史惠贞说,她俩是希腊那边的山区来的,武艺很好。不过这两人反而很沉默,从头到尾一言不发。

    郭康怀疑,这可能是他见过的话最少的希腊女人,实在过于特殊,也不知道是不是发生什么变异了。不过人家不开口,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只能点点头。

    而在最后,还有两个高大壮实的中年妇人,都是一身修女打扮。

    其中一人,腰间挂着一柄细长的刺剑。另一人身上不见武器,只是叉着腰,冷冰冰地看着其他人。

    史惠贞介绍说,那位带着刺剑的嬷嬷,来自阿勒曼尼,现在是一个修女会的头领。她父亲是一名爵士,本人则没有贵族头衔。在那边,人们把这种小贵族后代,统称为“贵族之子”。男人叫“容克赫尔”,女人叫“容克弗劳”。所以,为了表示敬意,大家都叫她“容嬷嬷”。

    容嬷嬷原本住在波西米亚,不过后来,她所在的修会卷入了反对赎罪券的抗议活动。教会的反应异常激烈,为了躲风头,不少人都被迫出走。她作为头领之一,也跟着兄弟的商队来到紫帐汗国躲躲风头,因此认识了史惠贞。

    她的那把剑,是现在新流行的一种兵器,外号叫“缝衣针”。看着纤细,但因为剑身很长,所以用起来也不见得多轻。她喜欢和史惠贞切磋功夫,一直跟着她。

    而另一名嬷嬷,来自诺夫哥罗德。她的家族是正经的贵族,能把女儿送到基辅的神学院,接受专门教育,后来甚至到大都进修过,算是科班出身的高素质人才。大家都尊称为“贵嬷嬷”。

    但她的脾气却不太好。后来,回到基辅,被委派到一个城镇教会任职的时候,她看到有教士勒索居民,一气之下,决定出手教训对方。然而教士似乎不太禁打,挨了几拳,竟然一命呜呼了。

    贵嬷嬷因此被官吏抓捕,吃了官司。虽然家族和当地居民都来帮忙,最后打赢了官司,把人放了出来,但她在当地教会也明显混不下去了。没办法,只能去其他地方找出路,正好碰到史惠贞等人,就暂时在这里落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