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三原则(求月票)

    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三原则(求月票) (第2/3页)

年史著作,但这些书也都是区域性的,对于其他地方,可能根本不关心。大家的记录,也不一定能对上。”

    “这确实就像一个个碎片,当地学者整理起来都得花不少功夫,更何况我们这种外人。当地领主和教会,也不见得欢迎我们去查书啊。”

    “由于很多地方去不了,所以我们只能委托一些学者和商人去打听——但这种打听效率很低。就像郡主所说,他们的史料缺乏脉络,可能过了几代人之后,就连自己都不知道重要事件在什么时刻发生、在哪里被记录了。”

    “这就好比伱研究隋末战争,但你只知道那段时间,各个教会都说天下大乱,连打了多久、谁在打谁都不清楚。因为各种记录里,都充满了教士们最喜欢的神学比喻和预言,有些人的描述会让你以为这是撒旦要反攻天堂了。”他举例道。

    “不过,因为影响很大,一些比较靠谱的教会史学家也关注这场战争,记录下不少细节。你得知有一场著名战斗发生在虎牢关,得到天父赐福的李将军获得了胜利。但教会史一般也就写这么多,剩下的,你就得自己去找了。”

    “如果李将军的家族还在,那你运气不错,大概还能从他们家的记录里找到相关的个人传记,获取更详细的信息。要是已经找不到了,那就更加麻烦了。虎牢关所在的教区可能也有一些其他视角的记录,如果教会史作者靠谱到准确记录了它的所在,当地教区修道院又恰好没有被战乱摧毁,那就可以再去那边一趟,把记录补齐了。”

    “到此为止,也只是找到了这一个人。敌对方的窦领主和王爵爷到底是什么人——或者到底是人,还是某种奇怪的邪恶生物,都得继续考证。”

    “别笑,这种咒骂,在描写和异教徒的战争中非常常见。”他耸耸肩,对小让娜说:“考虑到中原的争霸也是关系祭祀权的法统之争,它在欧洲的对应,可能比这种程度更夸张。而且鉴于欧洲记录者习惯性的夸张手法,我们还得亲自考证敌人的规模——反正不可能所有敌人,都有五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