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流浪者的两难问题

    第二百九十三章 流浪者的两难问题 (第2/3页)

早早普及铁农具,也是个初看不起眼,但自己效仿起来才发现多难的事。现在明朝的农具和生活物资用铁,是靠他那个每年10万吨左右的铁产量撑着的——别觉得这个数字不高,蒋氏民国一个“近代国家”,一年也就五万吨。

    这样的误解可能还不少。比如郭康当初还看到个说法,说塞里斯人只会把火药做烟花,而不是武器。但实际上,火药长期都是十分稀缺的物资,全世界可能也就那边,富到都能做烟花了。

    现在想想,估计是习惯了物质的丰富之后,连思维方式都不一样了。

    所以,就现在的情况,当然还是要继续增加铁产量的。朱文奎明显也清楚。

    “我们周围的国家其实也帮不上忙。”郭康继续说道:“且不说很多人和我们关系不好,就算他们乐意,那点产量也没什么用。更多的缺口,依然只能从东方来补了。”

    “但是,一方面,我们总不能一直无偿索取赏赐。另一方面,我们这里的法统归属其实也是很尴尬的。”

    “有么?”朱文奎似乎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道衍和尚叹了口气,又看了看还在思考的小让娜。

    郭康有些犹豫,不知道自己该直接解释,还是引导小让娜讲出来。所以,他习惯性地瞅了瞅狄奥多拉,看她的意见。

    狄奥多拉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其实,只要了解其他文明和中原文明,在组织上,最大的不同之处,就能很好理解了。”

    “组织上……”小让娜嘀咕了句:“大家不都差不多么?”

    “组织小的时候当然差不多,但组织大的时候呢?”狄奥多拉反问:“如果要建立一个更大、还保持高效的组织,需要什么?”

    小让娜一下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我明白了。你是说,中原人的组织,需要一个有力的中心。但两个中心之间,是不能相容的。”

    “两个领导者,怎么不能相容了?”朱文奎好奇地问:“又不是两个皇帝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