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代天教蛮

    第二百九十七章 代天教蛮 (第2/3页)

,最后的规则,必须为双方都做出妥协。也就是一方面开个纳妾的口子,另一方面严格限制级别和数量,避免对社会产生影响。

    而诸侯的婚姻,其实就是一种联盟。所谓媵婚,其实是与女方娘家妥协的结果。为了防止嫁去的女儿生不出继承人,女方家族会一口气塞复数个女性过来,以此保证外孙一定是自己人,确保自己作为外戚的影响力。同理,一次媵婚之后就不再娶妻纳妾,也是为了防止其他家族介入争夺。

    所以,这些规则,说到底都是各方博弈的结果。

    而罗马人也产生了同样的制度——制度上,对大部分人,都是一夫一妻,而上层寻欢求乐则没多少约束,也可以通过收养制度补充继承人,其中当然包括私生子和继子之类。这么一对比,怎么看都不是巧合。

    因此,郭康推测,这种大家默认的“礼教”,其实就是看下层男性公民的力量。这部分人力量越强,话语权越高,社会整体上就越倾向于维护一夫一妻。

    而这种道德原则,就没法拿绝对的“道德”来评价了。因为一群人的美德,很可能是对另一群人的暴政。

    普通男性公民认为,大贵族大量纳妾损害自己的利益,必须加以限制;但郭康也通过曹道兴的母亲,调查过那些给大贵族当情妇的妇人。她们反而更想正式当妾室,因为这虽然不是什么体面身份,但确实会比自己之前的日子要过得更轻松,给这些出身普遍不高的妇人,提供一个上升机会。

    所以,郭康怀疑,这种事情本来就没法拿善恶来评价。在如今这种社会环境中,到底那种做法才是欺压妇女,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上一世的道德经验显然没法直接套,更何况那年头,不同人对道德,同样有完全不同的定义。

    在这种公民强势的社会里,道德不是上层制定的,而是男性公民强迫上层接受的。说白了,谁最能打,谁就有资格制定道德。考虑太多可能也没什么意义。最重要的,还是弄清这些道德规则背后的逻辑,才能规避风险,借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