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化胡,提出资本主义理论基础

    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化胡,提出资本主义理论基础 (第2/3页)

果中国这么先进的文明,都不信奉上帝,那有什么理由说上帝信仰就是天赋的?如果上帝信仰本身都不是天赋的,祂又如何有资格给人类君主授权?

    洛克的学说得到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欢迎。当然,有些人干脆比他激进,认为当其他哲学转向神性时,中国哲学却一直关注着人。所以,欧洲人始终在用神性论的目光注视人性,而中国人则从人性论里发掘出了神性,认定“我就是神”,造成了根本性的差别。

    他们这些研究结果,一直到几百年之后都被沿用。只不过后世的欧洲人,自己都开始反对理性和启蒙思想,因此换了个方向,借此攻击中国了。

    当然,除了孔子,老子也是欧洲人吹捧的对象之一。“自由放任”这个词,最早就是魁奈和他的追随者们,对“无为”这个词的法语翻译。

    按他们这个思路,甚至可以说老子和孔子是自由主义先驱,儒道两家才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源泉……

    而后两个问题,影响也同样巨大。

    “原初语言”这个概念,一度颇为流行。把这个概念完善起来的,正是另一个著名清吹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的思路受法国“国王数学家”、耶稣会教士白晋的影响。白晋等人推崇《易经》,认为这里面的远古知识,启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易经里用来表意的汉字,则是具有神性的“一切发明之母”,是所有知识的真正的钥匙。

    这个想法其实充满了天主教的神学逻辑,但莱布尼茨等人对此深信不疑。他们声称汉字是哲学性质的,应该加以引进,把欧洲文字也变成这种知性符号。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虽然没能成功,但对《易经》的钻研却有了成果,给他的二进制算法提供了灵感。这更是加强了众人的信心,让他们更加相信易经真的有用。

    但这种行为,负面作用也很大。按后人的总结,莱布尼茨的梦想,已经威胁到了欧洲文化存在真理的可能性。因为按他们的理论,欧洲的那些拙劣语言距离真正的知识太远,是不可能发展好哲学、也包括自然哲学的。

    但从后世的情况看,科技发展和语言的关系,就是一点关系都没有。连英语这玩意儿都能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